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7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68.74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巧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精巧的技藝。如:「原住民的編織巧藝往往令人讚嘆不已。」
撞鐘鼎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薄技也,而郅(ㄓˋ)氏鼎食。」又有:「馬醫,淺方,張里擊鍾。」意思是:郅氏不過擁有磨刀劍這樣的粗淺技藝,張里也只是個能夠簡單醫術的獸醫,但後來卻都得以成為「鼎食」和「擊鍾(「鍾」通「鐘」)」的富戶。後來「鐘鳴鼎食」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富貴之家的奢侈豪華,如清代小說《紅樓夢》第二回中,冷子興談及寧、榮兩府的衰敗時,便感嘆道:「誰知這鐘鳴鼎食之家,翰墨詩書之族,如今的兒孫竟一代不如一代了。」
千變萬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千變萬化」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列子.周穆王》有一段記載:周穆王時,有一異人從西方極遠之國來,他能進出水火,穿透金石,使山川夷為平地,把城市遷到別處;能凌空而不會墜下,碰撞實物也不受阻擋。變化多端,無窮無極。周穆王對他非常敬畏,奉若神明。典源又見《列子.湯問》。其內容則是記載周穆王西遊時,遇到一個巧匠,他製作的木偶與真人無異,並且在巧匠的操控下跳起舞來,動作千變萬化,十分靈巧。周穆王見了非常驚異,稱讚工匠的技藝精巧,有如自然的化育。「千變萬化」就是直摘自典源的一個成語,被用來形容變化無窮。
得趣忘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看到了王羲之、鍾繇等大書法家的風格,領悟到書法的傳承性,可以透過一個人的筆法學到其他人的精華,對技藝的增長十分有幫助。但他也強調,自己雖然受到李邕的影響,但書寫形式並不完全相同,而是取其精髓。後來「得意忘形」這句成語,就從原文中「得其意而忘其形」演變而出,指文學藝術創作上,取其精神而捨其形式。
色藝無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姿色與技藝都非常出色,無人堪與匹敵。清.李斗《揚州畫舫錄》卷五:「小旦馬大保,為美臣子,色藝無雙。」
耍把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表演雜技、魔術、馬戲等技藝。如:「廟口有人在耍把戲,咱們過去瞧瞧吧!」
賣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指表演馬技。亦泛指表演武藝、雜技,藉以謀生。《西遊記》第二四回:「好女婿呀!這早晚還不起來謝親,又不到師父處去報喜,還在這裡賣解兒耍子哩!」
片長薄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淺薄的才能或技術。清.鄭觀應《盛世危言.卷八.工政技藝》:「後世概以工匠輕之,以輿隸概之,以片長薄技鄙數之。」也作「片長末技」。
梅蘭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1893~1961)名瀾,字畹華,祖籍江蘇泰興,當代京劇名伶。生於北京梨園世家,早期從吳菱仙、秦稚芬習青衣旦角,以天賦特優,技藝絕倫,馳名全國。爾後對旦角唱腔、念白、音樂、服飾、舞蹈等進行革新創造,為旦角表演藝術另闢新路,在京劇史上具有承先啟後的作用。曾三度出國,前往日、美、前蘇聯及歐洲各地表演,美國洛杉磯波摩拿學院及南加州大學均贈予文學博士榮銜。與程硯秋、尚小雲、荀慧生並稱「四大名旦」。
百中百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射擊技藝高明,絕無虛發。《封神演義》第三一回:「此標乃異人秘授,出手煙生,百中百發。」也作「百發百中」。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