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437.501 ms
共 108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底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事情的底細,或蘊藏於內心而不輕易示人的部分。《新唐書.卷九七.魏徵傳》:「徵亦自以不世遇,乃展盡底蘊無所隱,凡二百餘奏,無不剴切當帝心者。」《文明小史》第四七回:「一到上海,就搬到禮查客店,住了一間每天五塊錢的房間,為的是場面闊綽些,好叫人看不出他的底蘊。」
|
肝腦塗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戰國策.燕策一》張儀為秦破從連橫,謂燕王曰:「大王之所親,莫如趙。昔趙王以其姊為代王妻,欲并代,約與代王遇於句注之塞。乃令工人作為金斗,長其尾,令之可以擊人。與代王飲,而陰告廚人曰:『即酒酣樂,進熱歠,即因反斗擊之。』於是酒酣樂進取熱歠。廚人進斟羹,因反斗而擊之,代王1>腦塗地。其姊聞之,摩笄以自刺也。故至今有摩笄之山,天下莫不聞。……」 〔注解〕
(1) 代王:戰國時人,生卒年不詳。代國在今河北蔚縣。
|
憐香惜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多情,也為伊四載賢勞,不辭拜佛求仙,欲把精虔迴造化,佳人真有福。堪羨爾一堂寵愛,都作香憐玉惜,足將榮遇補年華。」
|
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趴伏、倒伏。如:「雞臥在草上。」《南史.卷五一.梁宗室傳上.吳平侯景傳》:「或遇風雨,仆臥中路。」
|
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踐踏。明.徐弘祖《徐霞客遊記.卷九上.滇遊日記十》:「下午雨少止,濘甚,蹠泥往潘生家,不遇。」
|
奮不顧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5.《鏡花緣》第八二回:「張良於韓國已亡之後,猶且丹心耿耿,志在報仇,彼時雖未遇害,但他一片不忘君恩之心,也就是奮不顧身。如此忠良,自應也照前例為是。」
|
氣喘吁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聲喘氣、呼吸急促的樣子。《醒世恆言.卷三○.李汧公窮邸遇俠客》:「李勉向一條板凳上坐下,覺得氣喘吁吁。」《兒女英雄傳》第五回:「白臉兒狼滿頭大汗的趕來……白臉兒狼氣喘吁吁的說:『不值甚麼!』」
|
不動聲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聲不響,不流露感情。語本唐.韓愈〈司徒兼侍中中書令許國公贈太尉韓公神道碑銘〉。後用「不動聲色」形容人遇事不張揚的冷靜態度。
|
蓋棺論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杜甫字子美,號少陵,有「詩聖」之稱。唐代詩人。在政治上不得志,中年後過著坎坷流離的生活,他的詩博大雄渾,千態萬狀,不僅慨嘆自己遭時不遇,亦反映出當時的社會動亂形態。故有「詩史」之名。此詩是杜甫勸勉友人應該出來為世人作事。杜甫舉枯桐可以製樂器,淺水可以藏蛟龍為例,說明人不應處於深山窮谷之中自我埋沒。杜甫認為,人一生的是非功過,要到死後才能論定,友人年力未衰,豈可隱遁山林?應該再出來為世人做事。後來「蓋棺論定」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指人一生的是非功過,要到死後才能論定。現在亦用來比喻事情最後已有結論。如:「即使已經蓋棺論定,如有新事證,歷史也有重新翻案的可能。」
|
陶淵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蠟日》、《雜詩》十二首、《詠貧士》、《詠荊軻》、《讀山海》十三首、《輓歌詩》三首等。辭賦《感士不遇賦》並序、《閑情賦》、《歸去來兮辭》並序。文《五柳先生傳》、《晉古征西大將軍長史孟府君傳》、《扇上畫贊》、《讀史述九章》、《與子儼等疏》、《祭程氏妹文》、《祭從弟敬員文》、《自祭文》。 相關教學資源請參考考教育部數位教學資源入口網(ISP):https://isp.moe.edu.tw/resources/search_content.jsp?rno=1591007參考資料:網路資料及維基百科。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