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1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疾病、疾苦。唐.沈既濟《任氏傳》:「鄭子如市,果見一人牽馬求售者,眚在左股。」
一齊眾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一傅眾咻」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一傅眾咻」原是指一人在教人學習一種語言時,眾人在旁邊大聲說不同的語言,干擾學生的學習。《孟子.滕文公下》,記載孟子與宋國大夫戴不勝的對話。戴不勝想要介紹個賢人給宋王,孟子告訴他,一個賢人在君側是沒有用的,必須要身邊其他的人也有好品德,才能發揮作用,使君王受到好的影響。孟子還打了個比方,問戴不勝:「有個楚國大夫,想讓他兒子學說齊國話,是要請齊國人教他?還是請楚國人教他?」戴不勝回答:「當然是齊國人。」孟子說:「一個齊國人教他,旁邊卻有許多楚國人用楚語喧擾他,雖然每天鞭策他學齊語,也是不能成功的。如果把他帶到齊國首都最繁華的地區住上幾年,雖然每天鞭策他...
三寸之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滿二十人。門下有毛遂者,前,自贊於平原君曰:「遂聞君將合從於楚,約與食客門下二十人偕,不外索。今少一人,願君即以遂備員而行矣。」……平原君1>已定從2>而歸,歸至於趙,曰:「勝不敢復相3>士。勝相士多者千人,寡者百數,自以為不失天下之士,今乃於毛先生而失之也。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趙重於九鼎大呂4>。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彊5>於百萬之師。勝不敢復相士。」遂以為上客。 〔注解〕 (1) 平原君:趙勝(?∼西元前351),戰國趙武靈王之子。封於平原,故稱為平原君。喜賓客,食客多至數千人,為戰國四公子之一,亦為趙之名相。 (2) 定從:簽定縱約。從,通「縱」。 (3) 相:音ㄒ|ㄤˋ。本指視察、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遮蔽、蒙蔽。《史記.卷一三○.太史公自序》:「周道衰廢,孔子為魯司寇,諸侯害之,大夫壅之。」《韓非子.難四》:「人君兼照一國,一人不能壅也。」
豺狼當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áng sè lù釋義︰猶「豺狼當道」。見「豺狼當道」條。 01.《北史.卷一二.隋恭帝本紀》:「一人失德,四海土崩,群盜蜂起,豺狼塞路,南巢遂往,流彘不歸。」 參考詞語︰當路豺狼注音︰ㄉㄤ ㄌㄨˋ ㄔㄞˊ ㄌㄤˊ漢語拼音︰dāng lù chái láng釋義︰比喻掌握大權之奸人。見「豺狼當道」條。 01.唐.崔致遠〈告報諸道徵促綱運書〉:「先須剷當路之豺狼,後可殄壞堤之螻蟻。」
長恨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忽聞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縹緲間。樓閣玲瓏五雲起,其中綽約多仙子。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膚花貌參差是。金闕西廂叩玉扃,轉教小玉報雙成。聞道漢家天子使,九華帳裡夢魂驚;攬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銀屏迤邐開。雲鬢半偏新睡覺,花冠不整下堂來。風吹仙袂飄飄舉,猶似霓裳羽衣舞。玉容寂寞淚闌干,梨花一枝春帶雨。含情凝睇謝君王,一別音容兩渺茫。昭陽殿裡恩愛絕,蓬萊宮中日月長。回頭下望人寰處,不見長安見塵霧。唯將舊物表深情,鈿合金釵寄將去。釵留一股合一扇,釵擘黃金合分鈿。但教心似金鈿堅,天上人間會相見。臨別殷勤重寄詞...
鄙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庸俗淺薄。《儒林外史》第八回:「當下酒過數巡,蘧公子見他問的都是些鄙陋不過的話。」
2.自稱淺陋的謙詞。《後漢書.卷五七.杜欒劉李劉謝列傳.劉瑜》:「臣瑜自念東國鄙陋,得以豐沛枝亂,被蒙復除,不給卒伍。」
3.醜陋。《西遊記》第一回:「你身軀雖是鄙陋,卻像個食松果的猢猻。」
4.簡陋荒僻。金.王若虛〈鄜州籠興寺〉:「鄜為州在深山窮古間,荒涼鄙陋。」
5.卑賤、低微。如:「他雖出身鄙陋,卻懂得力爭上游。」
隻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單身、獨自一人。《初刻拍案驚奇》卷一:「家業消亡,剩得隻身。」《野叟曝言》第一一一回:「素臣隻身一人,尚不可當;何況添了生力勇士,無數民兵!」
有條有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有條不紊」之典源,提供參考。 《書經.盤庚上》非予自荒茲德,惟汝含德,不惕予一人。予若觀火,予亦拙謀作,乃逸。若網在綱1>,有條而不紊2>;若農服田3>,力穡4>乃亦有秋5>。汝克黜乃心,施實德于民,至于婚友,丕乃敢大言汝有積德。乃不畏戎毒于遠邇,惰農自安,不昏作勞,不服田畝,越其罔有黍稷。 〔注解〕 (1) 綱:維繫網的粗繩。 (2) 紊:音ㄨㄣˋ,雜亂、混亂。 (3) 服田:從事田畝工作。 (4) 力穡:努力耕種。穡,音ㄙㄜˋ。 (5) 秋:穀物成熟季節,即收成之義。
子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傳。另外,現在人多認爲《左傳》成於戰國早期,且作者當身歷齊魯晉楚,並且地位不低——這一推測似乎都指向一人:吳起。雖然吳起一向名聲不佳,但其與魏文侯舟中之論(山河之固,在德不在險),足見其見識與歷史知識。而左傳一書,精於禮儀,深通兵法,嫺於辭令,也真有子夏後學之風。夫子晚年好易,則易經也當為子夏所重,所以後世流傳《子夏易傳》雖為僞書,但子夏傳易卻是在情理之中的。 評價子夏為孔門四科中的文學科,和子游並列。參考資料:http://column.bokee.com/156625.html儒者網刊 第三期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