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0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身無完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體無完膚」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體無完膚」原作「體無完皮」。三國時,魏任命司隸校尉鍾會為鎮西將軍,舉兵伐蜀,因遭蜀將維阻於劍閣,久攻不下,因此萌生退兵之意。另一魏將鄧艾趁此率軍向南轉進,深入蜀地,大破蜀軍,逼近成都。後主劉禪覺大勢已去,遂送印請降。鄧艾率軍進入成都,蜀漢滅亡。此次戰役中,鄧艾的奇襲戰術居首功,也因此他深感驕傲,不但擅自任命師纂為益州刺史,拜劉禪為驃騎將軍,又將蜀國舊臣,依其地位高低,或任命為朝廷官員,或收為下屬。鄧艾居功自傲,成為鍾會讒謗他的藉口,鄧艾從此受到司馬昭的猜忌。後來,鄧艾和司馬昭在商量滅吳之策時,意見不同,鍾會、衛瓘、師纂等人乘隙向司馬昭誣告鄧艾謀反...
七星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戲曲劇目。三國故事戲。敘述諸葛亮屯兵於五丈原,因操勞軍務成疾,嘔血病重,自知不久人世。維勸其用祈禳之法,諸葛亮乃於帳中設祭,周圍散布七盞大燈,踏罡步斗,以求延壽。後魏延因報司馬劫營,誤闖帳中,並將主燈撲滅,維憤而欲殺之,諸葛亮阻止,吩咐後事而亡。
小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宋范成大的侍婢,有色藝,後贈夔。夔曾作過〈垂虹〉詩「自作新詞韻最嬌,小紅低唱我吹簫」。
俘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獲敵而割下左耳。《左傳.僖公二十二年》:「鄭文夫人芊氏、氏勞楚子於柯澤,楚子使師縉示之俘馘。」
投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休兵,放下武器。《文選.揚雄.解嘲》:「叔孫通起於枹鼓之間,解甲投戈,遂作君臣之儀得也。」《三國志.卷四四.蜀書.維傳》:「尋被後主敕令,乃投戈放甲,詣會於涪軍前,將士咸怒,拔刀砍石。」
龍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泛指塞外的地方。宋.夔〈翠樓吟.月冷龍沙〉詞:「月冷龍沙,塵清虎落,今年漢酺初賜。」
縮衣節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也非常儉樸,總是和奴僕同甘共苦。白圭認為經商不只是追逐財利,還強調商人必須有豐富的知識學養,像伊尹、子牙一樣有謀略,像孫武、吳起用兵那樣果斷,像商鞅執法般嚴謹。如果不能具備智、勇、仁、強等素質,成為一個通時變、善決斷、能取予、有所守的人,在經商一途上難有偉大的成就。後來「節衣縮食」這句成語就從《史記》原文中的「薄飲食,節衣服」演變而出,用來形容生活非常節儉。
迎刃而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併」,兼併。 (11) 齊:國名,戰國七雄之一。故址在於今山東省北部、河北省東南部一帶。周武王封太公於此,傳至戰國時,君位被權臣田氏篡奪。後為秦國所滅。 (12) 破竹:剖開竹子。 (13) 指授:指點傳授。 (14) 徑造:直接進攻。徑,通「逕」,直接。造,至。 (15) 秣陵:地約當在今南京市附近,三國吳孫權於漢獻帝建安十年得秣陵,改名為建業。 (16) 束手:無計可施,無法抵抗。
識塗老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曾助管仲佐桓公完成霸業。諡成子。隰,音ㄒ|ˊ。(3) 桓公:?∼西元前643,春秋時齊國的國君,姓,名小白,襄公弟。周莊王五十一年,以襄公無道,出奔莒。其後襄公被弒,乃歸國即君位,任管仲為相,尊周室,攘夷狄,九合諸侯,一匡天下,而為五霸之首。管仲亡後,怠忽政事,寵幸佞臣,霸業遂衰。在位四十二年,諡桓。(4) 孤竹:春秋時國名,在今河北省盧龍縣至熱河省朝陽縣一帶。(5) 反:通「返」,回來。
揭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修長的樣子。《詩經.衛風.碩人》:「葭菼揭揭,庶孽孽,庶士有朅。」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