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4997 ms
共 100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趙孟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畫壇上最有才華的大畫家之一,他為"文人畫"的發展開啟了新的途徑,他的藝術理論和繪畫以及書法一直影響著後世的畫家。參考資料:http://www.aerc.nhcue.edu.tw/2-0-2/yuan/Chao-Meng-Fu/main.htmhttp://vr.theatre.ntu.edu.tw/fineart/painter-ch/zhaomengfu/zhaomengfu.htmhttp://zh.wikipedia.org/wiki/%E8%B6%99%E5%AD%9F%E9%A0%ABhttp://home....
|
鮮廉寡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哉?計深慮遠,急國家之難,而樂盡人臣之道也。故有剖符之封,析珪而爵,位為通侯,居列東第,終則遺顯號於後世,傳土地於子孫,行事甚忠敬,居位甚安佚,名聲施於無窮,功烈著而不滅。是以賢人君子,肝腦塗中原,膏液潤野草而不辭也。今奉幣役2>至南夷,即自賊殺,或亡逃抵誅3>,身死無名4>,謚為至愚,恥及父母,為天下笑。人之度量相越5>,豈不遠哉!然此非獨行者之罪也,父兄之教不先,子弟之率6>不謹也;寡廉鮮7>恥,而俗不長厚也。其被8>刑戮,不亦宜乎! 〔注解〕
(1) 檄:古代用於徵召、聲討等的官文書。音ㄒ|ˊ。
(2) 幣役:幣帛之役。
(3) 抵誅:當誅。
(4) 身死無名:死了以後沒有好的名...
|
顯親揚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本《孝經.開宗明義章》:「立身行道,揚名于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謂顯名稱譽於世,光耀祖宗。明.沈受先《三元記》第二九齣:「你趁我兩人在日,看你頭角崢嶸,前呼後擁,顯親揚名,也勝是死後三牲五鼎之祭。」《儒林外史》第一五回:「只是有本事進了學,中了舉人、進士,即刻就榮宗耀祖。這就是孝經上所說的『顯親揚名』,纔是大孝。」也作「顯姓揚名」。
|
垂裕後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後世子孫留下財富或功績。《書經.仲虺之誥》:「以義制事,以禮制心,垂裕後昆。」《梁書.卷五六.侯景傳》:「垂裕後昆,流名竹帛,此實生平之志也。」
|
母以子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指母親因兒子的地位提升而尊貴。語出《公羊傳.隱公元年》:「立子以貴不以長。桓何以貴?母貴也。母貴則子何以貴?子以母貴,母以子貴。」後世引申為凡因兒子的緣故使母親得到較高的榮譽或較好的享受。《儒林外史》第五三回:「任憑他是青樓婢妾,到得收他做了側室,後來生出兒子,做了官,就可算的母以子貴。」
|
赤繩繫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傳月下老人以紅繩繫男女之足,使成婚配。見唐.李復言《續幽怪錄.卷四.定婚店》。故後世用以比喻男女間的姻緣天定。明.汪錂《春蕪記》第二七齣:「赤繩繫足,朱樓合巹,不須白雪窺臣。」《警世通言.卷二.莊子休鼓盆成大道》:「若論到夫婦,雖說是紅線纏腰,赤繩繫足,到底是剜肉粘膚,可離可合。」也稱為「紅繩繫足」、「赤繩綰足」。
|
貞觀之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貞觀,唐太宗的年號。唐太宗在貞觀年間知人善任,舉用房玄齡、杜如晦、魏徵等賢才,並容納大臣直諫,批評朝政。在制度上明白劃分尚書、中書、門下三省的職權,相互配合,發揮制衡作用,杜絕集權弊端,並肅清吏治,減輕刑罰,重視人民疾苦。因此社會秩序安定,國勢昌盛,締造了中國歷史上光輝燦爛的太平盛世,史稱為「貞觀之治」。
|
家無長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身無長物」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南朝宋.劉義慶的《世說新語.德行》中記載東晉大將軍王恭的清廉儉樸。有一天王恭從會稽回來,王忱前去探望他。見他坐在一片竹席上,心想他剛從東方回來,一定有很多這種當地的特產,因此跟他要一條。王恭當下不置可否,等王忱走了以後,才將自己坐的這條竹席拿起來派人送去。沒有竹席可坐了,王恭只好坐在草墊上。王忱後來聽到這件事十分驚訝,對王恭說:「我是以為你有多的,所以才向你要。」王恭說:「您不了解我,我是作人無長物。」「長物」是指沒有多餘的物品,王恭一生清廉儉樸,即使做到大將軍仍然沒有多餘的物品可用。後世便用「身無長物」表示身邊沒有任何多餘的物品,比喻節儉或貧困。
|
金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金製的藏書匱,比喻縝密之意。《漢書.卷四九.鼂錯傳》:「刻於玉版,藏於金匱,歷之春秋,紀之後世。」唐.劉禹錫〈送分司陳郎中祇召直史館重修三聖實錄〉詩:「重修東觀帝王書,常時載筆窺金匱。」
|
藏之名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人以著作不便問世,只合收藏在大山之中。比喻著述極具價值,能流傳後世。《漢書.卷六二.司馬遷傳》:「僕誠以著此書,藏之名山,傳之其人,通邑大都,則僕償前辱之責。」唐.劉知幾〈上蕭至忠書論史〉:「古之國史,皆出自一家,如魯、漢之丘明、子長,晉、齊之董狐、南史,咸能立言不朽,藏之名山。」也作「藏諸名山」。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