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0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88.419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盤水加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大臣將劍放在盛水的盤子上,用以表示如果有罪,願受公正的制裁,自刎而死。語出《史記.卷八四.屈原賈生列傳.賈誼》:「故其在大譴大何之域者,聞譴何則白冠氂纓,盤水加劍,造請室而請罪耳,上不執係引而行也。」《明史.卷九五.刑法志三》:「古者公卿有罪,盤水加劍,詣請室自裁,未嘗輕折辱之,所以存大臣之體。」
桃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桃木刻成的木偶。於除夕時掛桃人於門,可用以驅邪。漢.應劭《風俗通義.卷八.桃梗》:「上古之時,有荼與鬱壘昆弟二人,性能執鬼,度朔山上立桃樹下,簡閱百鬼,無道理,妄為人禍害,荼與鬱壘以葦索,執以食虎。於是縣官常以臘除夕,飾桃人,垂葦茭,畫虎於門,皆追效於前事,冀以衛凶也。」也稱為「桃梗」。
利鞅名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鞅,套在馬頸上的皮帶。「利鞅名韁」猶「名韁利鎖」。見「名韁利鎖」條。01.宋.華岳〈念奴嬌.倚藤臨水〉詞:「利鞅名韁成底事,空把此身纏。」 
不直一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吾驕灌夫罪。」乃令騎留灌夫。灌夫欲出不得。籍福起為謝,案灌夫項令謝。夫愈怒,不肯謝。武安乃麾騎夫置傳舍,召長史曰:「今日召宗室,有詔。」劾灌夫罵坐不敬,繫居室。遂按其前事,遣吏分曹逐捕諸灌氏支屬,皆得弃市罪。 〔注解〕 (1) 行酒:酌酒奉客,即今「敬酒」。 (2) 避席:古人席地而坐,為表示對某人尊敬,離席而起。 (3) 夫:灌夫(?∼前131),字仲孺,西漢潁川人。父張孟為灌嬰舍人,改姓灌。吳楚反,孟死軍中,夫入吳軍殺敵,以此聞名,為中郎將。武帝時為太僕,次年徙為燕相。性剛直,好任俠,食客日數十百人。後因酒後辱丞相田蚡,與其族皆見誅。 (4) 毀:詆毀,貶抑。 (5) 直...
利韁名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之學崇尚清虛無為,不受世俗所羈絆,與儒學完全不同。你今日已經習慣孔孟的仁義之道,被世俗名利的韁鎖所束,敬服周公、孔子的遺範,推崇顏淵、閔子騫的德行,既然你眷戀不捨儒家的禮教,又何必讓黃老之學困惑你呢?」在參考資料中,另有漢.東方朔〈與友人書〉,年代雖比所引典源為早,但因出處不明,故置於參考資料。後來「名韁利鎖」這個成語用來比喻人因名利的羈絆而不得自由。
結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締結、連合。《大宋宣和遺事.貞集》:「時宗澤募義士守京城,造決勝車二千餘乘,據形勢定二十四纍壁於城外,駐兵數萬,結連兩河山水寨及陝西義士。」《三國演義》第一八回:「你結連曹操,欲害吾主,今事已露,何不就?」
盤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執法應當如水一樣公平。《漢書.卷四八.賈誼傳》:「故其在大譴大何之域者,聞譴何則白冠氂纓,盤水加劍,造請室而請罪耳,上不執係引而行也。」唐.陳鴻《長恨傳》:「國忠奉氂纓盤水,死於道周。」
衡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架在牛馬頸上用以拉車的橫木。比喻束、限制。《文選.曹冏.六代論》:「使夫廉高之士,畢志於衡軛之內。」也作「衡扼」。
套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比喻受到束。元.關漢卿〈一枝花.攀出牆朵朵花〉曲:「恁子弟每誰教你鑽入他鋤不斷斫不下解不開頓不脫慢騰騰千層錦套頭。」元.戴善甫《風光好》第一折:「脖項上搭上套頭,皮面上帶上揜眼,怎發付這一千斤鐵磨桿。」
束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自其身,表示順從、歸降。《淮南子.人間》:「然衛君以為吳可以歸駭骨也,故束身以受命。」《梁書.卷三一.列傳.袁昂》:「建康城平,昂束身詣闕,高祖宥之不問也。」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