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36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流行歌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盛行一時,一般人都聽過、會唱的通俗歌曲。曲調較為簡單,歌詞淺顯易懂,廣泛流傳的歌曲。內容多描述愛情或反映現實生活。
|
謠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由歌謠中反映出的風俗民情。《漢書.卷七六.韓延壽傳》:「人人問以謠俗,民所疾苦,為陳和睦親愛,銷除怨咎之路。」
|
柳氏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代傳奇小說,許堯佐作。述詩人韓翊妾柳氏為蕃將所劫,幸賴虞侯許俊救回,使二人終得團聚。反映安史之亂後,蕃將恃功跋扈的行徑。為唐代流傳的傳奇小說,後世據其改編為戲曲,有明代吳長儒的《練囊記》、清朝張國壽的《章臺柳》。也稱為《章臺柳傳》。
|
地理景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山川土地的環境外觀。一方面反映環境的本質,另一方面也表現出人類長期活動的成就,故稱為「地理景觀」。
|
人間喜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名。法國作家巴爾札克的小說總集。依性質分為個人、地方、巴黎、政治、軍營、鄉村等生活的描寫,及哲學研究、心理分析等八類。試圖透過描寫法國許多不同的地方、職業和社會環境中的生活,反映當時法國的社會風俗和習慣。也譯作「人類喜劇」。
|
教師滿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結果相同,都表明「教師在課堂級的參與程度要明顯高於在學校級和學區級的參與程度」。而且,接受調查的教師反映,無論是那一級的參與,其實際的參與程度「都遠遠低於教師的理想程度」。調查結果還表明,「實際參與的程度越高,所提出的理想參與程度也越高」,但是,參與的目的「是為了對決策制定施加影響,而不是要制定決策」。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教師滿意英文關鍵字:teacher satisfaction 參考資料喬玉全、錢華等人譯。學校行政領導原理,1991年初版,頁233-234,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
三秋一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一日三秋」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詩經》是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大抵收錄周初至春秋中葉的作品,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生活、人民思想和情感。〈采葛〉一詩刻劃戀人間的相思之情,內容是:那個人採葛去了,一天沒有相見,像是隔了無窮月啊!那個人採艾蒿去了,一天沒有相見,像是隔了無窮季啊!那個人採艾草去了,一天沒有相見,像是隔了無窮年啊!全詩描述一對分隔兩地戀人的相思之情,將分離的感受用度日如無限長久來表達,生動刻劃了殷切思念的心情。後來「一日三秋」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思念心切。
|
觀堂集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觀堂集林》是王國維(1877-1927)的一部自選文集,這本書反映其在學術上多方面的卓越成就,並且被公認為中國學術史中的不朽之作之一。《觀堂集林》涉及的學科領域十分寬廣,由中可見王國維豐沛的知識涵養。其《藝林》乃遵《漢書·藝文志》所設《六藝略》,指經學,包括《書》、《詩》、《禮》、《樂》、《春秋》、《論語》、《爾雅》,以及小學,小學又分文字、音韻。
|
漂搖風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風雨飄搖」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風雨飄搖」原作「風雨漂搖」。《詩經》是一部詩歌總集,大抵收錄周初至春秋中葉的作品,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生活、人民思想和情感。〈鴟鴞〉一詩為一隻母鳥訴說自己養育子女,築窩持家的辛勞與艱苦。全詩共四段,前三段敘述孩子被貓頭鷹抓走,以及自己為保全家園,費盡辛苦構築巢穴的過程。末段則用了「譙譙」、「翛翛」、「翹翹」、「嘵嘵」數個疊字,描寫母鳥竭盡心力後的憔悴與朝不保夕的驚恐。母鳥自訴:「為了築巢,我的羽毛變得散亂枯焦,尾巴殘破得像是枯黃的稻草。但那窩巢在又高又危險的樹梢,被風雨吹打得搖搖晃晃,我內心無比恐懼,卻只能無助的哀叫。」此詩或有所寄託,今日已不可確知。...
|
病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疾病呈顯在外的症狀和體徵。如:「登革熱的患者,往往會有全身疲倦、發燒、畏寒、頭痛、全身肌肉酸痛及皮膚出現紅疹等病候。」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