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59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矛戟衝刺。《史記.卷一○六.吳王濞傳》:「吳王出勞軍,即使人鏦殺吳王。」宋.蘇軾〈鐵拄杖〉詩:「披榛覓藥採芝菌,刺虎鏦蛟擉蛇蠍。」
|
皓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潔白的樣子。《儒林外史》第一回:「見秦老八十多歲,鬚鬢皓然,手扶拄杖。」
|
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泛指用竹木削成的細條狀東西。元.趙孟頫〈老態〉詩:「扶衰每藉齊眉杖,食肉先尋剔齒櫼。」明.徐光啟《農政全書.卷三八.種植.木部》:「此桐三年乃生,首一年猶未盛,第二年則盛矣。生五六年亦衰,即以栗櫼剝之。」
|
因名思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顧名思義」之典源,提供參考。 《三國志.卷二七.魏書.徐胡二王傳.王昶》王昶字文舒,太原晉陽人也。少與同郡王淩俱知名。淩年長,昶兄事之。……其為兄子及子作名字,皆依謙實,以見其意,故兄子默字處靜,沈字處道,其子渾字玄沖,深字道沖。遂書戒之曰:「……欲使汝曹1>立身行己2>,遵儒者之教,履道家之言,故以玄默3>沖虛4>為名,欲使汝曹顧名思義,不敢違越5>也。古者盤杅有銘,几杖有誡,俯仰察焉,用無過行;況在己名,可不戒之哉!……」 〔注解〕
(1) 汝曹:你們。
(2) 立身行己:指處世為人。
(3) 玄默:深沉靜默。
(4) 沖虛:淡泊謙虛。
(5) 違越:違背逾越。
|
卻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正要、恰要。《水滸傳》第五回:「魯智深提起禪杖,卻待要發作,只見莊裡走出一個老人來。」《警世通言.卷六.俞仲舉題詩遇上皇》:「俞良嘆了一口氣,卻待把頭鑽入那圈裡。」
|
巴比倫王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茲,線收藏於巴黎羅浮宮。其石柱下面刻滿了楔形文字,上面則是巴比倫人的太陽神沙瑪什向漢摩拉比王國授予權杖的浮雕(註一)。漢摩拉比法典主要的精神在於歌頌正義的回覆,保護社會弱者和受虐待的人;而當時漢摩拉比的人民被分為三個階級,其訂定的刑罰也因身分階級不同而有所差異;漢摩拉比法典也有許多救濟受害者的相關規定;除此之外,漢摩拉比法典最為人知的,就是「以牙還牙、以眼還眼」的復仇方式。復仇在當時被視為一件十分神聖的事,如果不報復會被視為是家族或朋友之恥(註二)。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巴比倫王國Keyword:Babylonian Em...
|
不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考試不合格。《新唐書.卷四四.選舉志上》:「其不第則習業如初。」《三國演義》第一回:「那張角本是個不第秀才,因入山採藥,遇一老人,碧眼童顏,手執藜杖,喚角至一洞中,以天書三卷授之。」
|
耘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翻土除草。亦泛指耕種。《文選.陶淵明.歸去來辭》:「懷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宋.趙汝鐩〈耕織歎〉詩:「種蒔已遍復耘耔,久晴渴雨車聲發。」
|
鄉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同鄉的人。《左傳.莊公十年》:「其鄉人曰:『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論語.鄉黨》:「鄉人飲酒,杖者出,斯出矣。」
|
擿埴索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盲人用手杖點地,探求道路。比喻暗中摸索。漢.揚雄《法言.修身》:「熒魂曠枯,糟莩曠沉,擿埴索塗,冥行而已矣。」亦比喻研究學問尋找門徑。明.童軒〈答丁鳯儀書〉:「以學文之人而欲導以入海之地,譬猶適九折之坂而驅盲者先登,固將擿埴索塗,終日而不得其所向也。」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