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4625.1936 ms
共 62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門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孔子弟子子貢把孔子高深的學問比做高高的宮牆,能得其門而入的人很少。語本《論語.子張》:「夫子之牆數仞,不得其門而入,不見宗廟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門者寡矣。」後比喻師門。《儒林外史》第三五回:「南京來的莊年兄,皇上頗有大用之意,老先生何不邀他來學生這裡走走?我欲收之門牆,以為桃李。」
|
自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隨各人的方便行事。《紅樓夢》第一回:「士隱待客既散,知雨村自便,也不去再邀。」《文明小史》第一九回:「於是把手一鬆,隨嘴輕薄了兩句,聽他四人自便。」
|
逸以待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以逸待勞」之典源,提供參考。 《孫子.軍爭》三軍可奪氣,將軍可奪心。是故朝氣銳,晝氣惰,暮氣歸。故善用兵者,避其銳氣,擊其惰歸1>,此治氣者也。以治待亂,以靜待譁2>,此治心者也。以近待遠,以佚3>待勞,以飽待飢,此治力者也。無邀正正之旗,勿擊堂堂之陳,此治變者也。 〔注解〕
(1) 惰歸:鬆懈返回。
(2) 譁:音ㄏㄨㄚˊ,大聲喧鬧、吵雜。
(3) 佚:音|ˋ,通「逸」。安閑。
|
利鎖名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泛斝,坐繞清潯。楚臺風快,湘簟冷、永日披襟。坐久覺、疏絃脆管,時換新音。 越娥蘭態蕙心。逞妖豔、昵歡邀寵難禁。筵上笑歌間發,舄履交侵。醉鄉歸處,須盡興、滿酌高吟。向此免、名韁利鎖,虛費光陰。
|
吶喊搖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搖旗吶喊」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搖旗吶喊」就是在戰場上,搖動軍旗,大聲叫喊以助聲威的意思。這應當是軍陣上常見之事,後來演變成一句成語。例如元代喬吉《兩世姻緣》第三折:「你這般搖旗吶喊,簸土揚沙。」說的是主角韋皋元帥,代天子出征西夏凱旋,前來赴駙馬張延賞的邀宴。在席上,張延賞要他的義女玉簫出來拜見客人並勸酒。哪知韋皋一看,玉簫和自己亡妻容貌長得一般模樣,所以當場動心求親,引起張延賞的不滿,不但將他驅離,並拔劍趕殺。韋皋一怒之下,出了宅院,要親兵將宅子包圍,要抓張延賞來碎屍萬段。親兵們一時大聲吼叫,聲威震人。後來玉簫出面來勸他:說他代天子出征,不學雲間飛翔的鳳鳥,倒像井底青蛙,在這兒...
|
抓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舊時於小孩滿週歲時,長輩將書本、算盤、筆墨等各種物品擺在孩子面前,讓他隨意抓取,藉此預測其未來志向和性情的一種習俗。《兒女英雄傳》第一九回:「又在廟上買了許多耍貨,邀我進去,一同看你抓週兒。」也稱為「試周」、「試晬」、「試兒」。
|
兔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捕兔的網子。語出《詩經.周南.兔罝》:「肅肅兔罝,施于中逵。」唐.李白〈送韓準斐政孔巢父還山〉詩:「獵客張兔罝,不能挂龍虎。」後比喻在野的賢人或武臣。唐.陳子昂〈秋日遇荊州府崔兵曹使宴詩.序〉:「皇華昭國,懷鳳綍而高尋;白桂追遊,邀兔罝而不顧。」
|
暮楚朝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朝秦暮楚」之典源,提供參考。(一) 宋.晁補之〈海陵集序〉(據《雞肋集.卷三四》引)戰國異甚,士一切趨利邀合1>,朝秦而莫楚不恥,無春秋時諸大夫事業2>矣。而言辭始專為賢,雄夸虛張,聽者為奪,雖義理皆亡而文章可喜,以其去三代春秋時猶近也。 〔注解〕
(1) 邀合:迎合。
(2) 事業:指春秋時,士大夫以文章宣揚義理的胸懷。(二) 宋.晁補之〈北渚亭賦〉(據《雞肋集.卷二》引)今我與客論古人則知迷屬,有感而歔欷1>,豈不重惑也哉?仕如行賈2>,孰非逆旅3>?託生理4>於四方,固朝秦而莫楚,曾無必於一笑,尚何知乎千古! 〔注解〕
(1) 歔欷:音ㄒㄩ ㄒ|,悲嘆。
(2) 行賈...
|
美不勝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事株連,削職放歸而卒。自幼聰穎,博學識廣,精史學與堪輿之學。
(2) 昆季:兄弟。
(3) 延:邀請。
(4) 翻擷:翻閱摘取。
|
武陵世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人看到漁夫也嚇了一跳,因為漁夫的穿著和他們大不相同。於是,許多人圍攏過來,問漁夫從那裡來,並熱情地邀請漁夫到他們的家中作客。在談話中,漁夫才知道原來他們並不曉得現在已經是晉朝了,他們的祖先在秦朝時為了躲避戰亂遷居來此,以後就再也沒有出去過了。漁夫在桃花源住了幾天,想要回自己的家鄉。村裡的人叮囑他不要告訴別人這裡的事情,漁夫承諾後,依著來時的路出去,並且刻意記住到桃花源的路,然後,他在溪邊找到自己的船,划回自己的家鄉。一回到武陵縣,漁夫立刻到官衙告訴太守他所經歷的事情,太守也立刻派人跟隨漁夫去找桃花源,但是,卻再也找不到桃花源的蹤跡了。後來這個故事被濃縮成「世外桃源」,用來比喻風景優美而人跡罕...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