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102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行遠自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學做事須從淺近處著手,然後漸漸深入。即循序漸進。語本《禮記.中庸》:「君子之道,辟如行遠,必自邇;辟如登高,必自卑。」《北齊書.卷三七.魏收傳》:「故云行遠自邇,登高自卑,可大可久,與世推移。」
|
韋應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夜色方湛然。丹閣已排雲,皓月更高懸。 繁露降秋節,蒼林鬱芊芊。仰觀天氣涼,高詠古人篇。 撫己亮無庸,結交賴群賢。屬予翹思時,方子中夜眠。 相去隔城闕,佳期屢徂遷。如何日夕待,見月三四圓。 東郊 吏舍跼終年,出郊曠清曙。楊柳散和風,青山澹吾慮。 依叢適自憩,緣澗還複去。微雨靄芳原,春鳩鳴何處。 樂幽心屢止,遵事蹟猶遽。終罷斯結廬,慕陶真可庶。 秋郊作 清露澄境遠,旭日照林初。一望秋山淨,蕭條形跡疏。 登原忻時稼,采菊行故墟。方願沮溺耦,淡泊守田廬。 行寬禪師院 北望極長廊,斜扉映叢竹。亭午一來尋,院幽僧亦...
|
高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反詞:下流、低下、卑劣、卑鄙、俗氣、庸俗
|
教師文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互相信賴,一切言行以維護群體利益為重。3. 平凡的規範:同仁之間步調一致,不刻意求表現,一種近乎中庸之道的規範。以上三種規範並非適應於各國,教師之間同樣會有競爭,衝突等等之類的問題產生,在此指示說明了教師在生存的過程中,最平和的一面,其中非正式團體對於新進教師的社會化影響非常大,資深教師幾乎可以灌輸新進教師相同的價值觀念與規範。(註1) 關鍵字中文:教師文化英文:teacher culture 參考書目註1 陳奎熹(1999)。教育社會學研究,頁87-88。師大書苑有限公司註2 陳奎熹(2001)。教育社會學導論,頁1...
|
狐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狐狸生性多疑,故以狐疑形容人因多疑而猶豫不決。《史記.卷九二.淮陰侯傳》:「孟賁之狐疑,不如庸夫之必至也。」《漢書.卷三六.楚元王劉交傳》:「夫執狐疑之心者,來讒賊之口;持不斷之意者,開群枉之門。」
|
老羞成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著又寫了兩句,指道:「便是這等一個情節。無奈他父親又是個明道理、尚氣節的人,不同那趨炎附勢1>的世俗庸流2>。見他那上司平日如此如此,更兼他那位賢郎3>又是如此如此,任他那上司的百般牢籠4>,這事他絕不吐口5>應許。那一個老羞成怒,就假公濟私6>,把他參革,拿問在監,因此一口暗氣而亡。那姑娘既痛他父親的含冤,更痛那冤由自己而起,這便是他誓死報仇的根子。」 〔注解〕
(1) 趨炎附勢:比喻依附權勢。見「趨炎附勢」。
(2) 庸流:平庸無能的人。
(3) 賢郎:對他人兒子的敬稱。
(4) 牢籠:籠絡。
(5) 吐口:透露口風。
(6) 假公濟私:假借公家的名義以謀取個人私利。見「假公濟...
|
登高自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做事由淺入深,由簡入繁,循序漸進。參見「升高自下」條。《禮記.中庸》:「君子之道,辟如行遠必自邇,辟如登高必自卑。」
|
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擊、攻擊。《新唐書.卷一○五.褚遂良傳》:「昔侯君集、李靖皆庸人爾,猶能撅高昌,纓突厥。」
|
不加思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不假思索」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宋人黃榦在寫給好友的一封回信中,提到他細讀《中庸》一書的心得。大意是:《中庸》是子思子在家學中完全了解儒道的本末源流之後才寫成的一本書,書中詳盡闡發了聖賢之道的底細。全書從戒懼謹獨(心懷警戒恐懼謹守慎獨之道)講起,接著談到智仁勇三達德,最後以「誠」字作結。所謂「戒懼謹獨」,既不必勉強費力,也不用思考探求,一念之間,立刻就能體會箇中真意。初學的人果能勤奮懈地奉行把持,便得以完整保全上天賦與的本性。至於所謂「智仁勇」三德,以及「誠」之一字,只要加上講學力行的功夫,也就不難融會貫通了。「不假思索」就是直接摘自信中的一個成語,用於表示不經過思考探求,立即做出...
|
保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保護幫助。《禮記.中庸》:「保佑命之,自天申之。」《儒林外史》第四一回:「若見滿城都擺的香花燈燭,他就只當是一年到頭都是如此,就喜歡這些人好善,就肯保佑人。」也作「保右」、「保祐」。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