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343.7461 ms
共 288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圓形舞臺;中心式舞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劇場設備名詞。此種劇場的特點在於表演區設在在劇場中心處,觀眾席圍繞著表演區。儘管Arena原字義是圓形劇場,但表演區與觀眾席的配置,也可能是正方形或多角型等形式,所以,這類型的舞臺形式,也被統稱為中心式舞臺。它是一種親密度最高的劇場形式,表演者活動的區域幾乎完全被觀眾席所圍繞。為了避免干擾觀眾的視線,無法使用大型佈景或道具。演出的動作也不宜太激烈或危險,以免傷害到觀眾。此外,表演者與觀眾的距離相當接近,很難產生舞臺幻覺,因此演出的道具應盡量使用真實的物件。
W. G. Raffe《Dictionary of the Dance》1964.
|
曲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樂舞類型名。中世紀日本之能樂中的舞蹈。據《峰相記》與《祇園執行日記》之記錄,推測其發生於鎌倉時代。從能樂大師世阿彌的傳書中內容對其構造及服裝等記載判斷,認為其原形來自《白拍子》〔Shira Byoshi〕。又其歌詞之形式及內容多為神佛本緣等,曲子之源流為宴曲。《大乘院寺社雜事記》記載,曲舞是屬於下級宗教者之「聲聞師」咒法的一種。眾說紛紜之結果認為其受《白拍子》、《延年》、《宴曲》等,之影響轉化而成的藝能。關阿彌將當時流行的曲舞改變成優美輕柔的小歌舞,加入能樂〔能劇〕,稱為「曲」〔Kuse〕,流傳至今。世阿彌以後在盛行《兒曲舞》、《女曲舞》之中衍生出《幸若舞》〔Kowaka Mai〕。近世以後《...
郡司正勝編《日本舞踊辭典》1977、西野春雄等編《能.狂言事典》1987。
|
卡曼紐歌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歌舞名。此名詞為法文,亦指「喀地干」(Cardigan)毛衣;然而,以舞蹈的角度而言,此詞目源自較古老的羅曼斯語系,與「卡門」(Carmen)有關,傳統上指的是愉悅之吟唱。有人說此名詞來自義大利的卡曼紐拉(Carmagnola)。法國版的《卡曼紐歌舞》始於1792年,風行於馬賽的河川地,此舞具《法朗多舞》(Farandole)的風格,舞者呈鏈狀隊型,一路跳下街頭,且繞過「自由樹」(Trees of Liberty)與「斷頭台」(Guillotine),吸引路人加入。跳舞時,並哼唱一曲不知原作者的歌曲,後來,大家稱此曲為「卡曼紐歌」。法國大革命後,此舞形式開始起變化,版本不一。然而,卡曼紐╱法朗...
W. G. Raffe《Dictionary of the Dance》1964.
|
獨舞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術語。獨舞者。是法國芭蕾用來稱呼獨舞者的術語,並有大〈grands〉和小〈petits〉兩個層次之分。
Gail Grant《Technical Manual and Dictionary of Classical Ballet》1982.
|
交誼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社交場合跳的舞。通常為男女二人合舞。包括華爾滋、狐步、探戈、倫巴等。也稱為「交際舞」。
|
戰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舞名。古希臘戰舞之一。這是一種青年之間的「假格鬥」,舞者們演出搏鬥的標準動作,表演中加入音樂節奏訓練;他們用短劍搏擊,丟擲標槍或長矛,並拿盾抵擋,或是以敏捷的腳步閃避。
W. G. Raffe《Dictionary of the Dance》1964.
|
蘭德勒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舞名。是奧地利阿爾卑斯山地帶的一種舞蹈,名稱有不同的拼法:Landerer;Landerli或是Landerische Tanz,為發展自十四世紀的旋轉舞蹈,或德國南部的《Deutsche》。這些舞蹈都採成對表演形式,一對對舞者形成圓圈繞轉,常會伴隨歌唱,多數為三拍子,曲子用提琴或阿爾卑斯的木製樂器演奏。音樂分成二部份,每部份八小節,各反覆二遍或二遍以上。這樣的舞蹈在巴伐利亞(Bavaria)、提羅爾(Tyrol)、斯提利亞(Styria)和卡林西亞(Carinthia)也很著名,不過卻另有當地的名稱。在上奧地利,到了十九世紀前期,《蘭德勒舞曲》節奏變得較緩慢,成為一種4/4拍,較沈重的舞;而...
W. G. Raffe《Dictionary of the Dance》1964.
|
拍手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舞名。錫伯族民間舞蹈。流傳於新疆 的察布查爾、霍城、鞏留 等錫伯族聚居區。錫伯語為《札克處爾登登》,因伴奏樂曲為傳統的札克處爾登登而得名。一般多在年節,喜慶歡樂的日子表演。不受場地、時間的限制,自娛性很強。人們圍成圓圈,或站或席地而坐。舞者為一年輕男子。進入圈內,隨著樂曲即興起舞。動作的特點,表演者邊舞邊在自己身體的上下、左右、前後不同方位兩手相拍,或以雙手拍打雙腿、前胸等。氣氛熱烈歡快,圍觀者拍掌助興。通常是一人表演告一段落,另一人緊接進場表演,輪番循環,盡興方散。偶而有女子進場表演,動作與男子相同,但不做拍打身體的動作。伴奏的曲調,輕快流暢。節奏多為2/4 拍,以錫伯族民間樂器東不爾、葦笛...
|
中國現代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國現代舞」這個名詞是由劉鳳學於1967年首先提出。1949年畢業於「長白師範學院」,主修舞蹈,曾追隨戴愛蓮學舞的劉鳳學,從大陸移居臺灣。她從現代舞的思想觀念開始著手思考,並尋找中國現代舞與中國歷史、社會及時代關聯。她認為要創作中國現代舞就必須要瞭解中國傳統的美學思想和舞蹈精神,所以從1957年起,她在「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開始實驗中國現代舞。她從三個方向來發展中國現代舞的理想: 把現代舞的教育觀念引入「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在研究中國傳統舞蹈的同時,亦用西方的辨證邏輯和拉邦的動作分析方法來檢視中國傳統舞蹈的形式、結構,以及中國舞蹈與中國社會、政治及哲學思想的關聯; 自己實驗創作與中國思想和經...
李小華《劉鳳學訪談》1998、楊孟瑜《飆舞》1998。
|
婆羅門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舞蹈名。相傳為天竺婆羅門教中的舞蹈。《太平廣記.卷四七五.昆蟲類三》:「昨上巳日,吾從靈芝夫人過禪智寺。於天竺院觀右延,舞『婆羅門』,吾與諸女坐北牖石榻上。」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