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3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善無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637~735)唐代高僧。中印度摩伽國人。甘露王的後裔,十三歲繼承焉荼國王位,後出家,向達磨掬多學習密法。玄宗開元四年到長安。先住興福寺,后住西明寺。為唐代密宗胎藏界的傳入者,與金剛智、不空合稱開元三大士。譯有《大毗盧遮那成佛神變加持經》七卷、《蘇悉地羯經》三卷等重要密續典籍。也稱為「輸波迦羅」。
阿毗達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教經典三藏中屬於論藏的典籍。梵語abhidharma的音譯,意為對法、向法、無比法等特別的法。指對佛教法以非常詳細而系統化方式撰述的佛教典籍。《阿毗達磨俱舍論》卷一:「論,謂傳生無漏慧教,此諸慧論,是彼資糧故,亦得名『阿毗達磨』。」也作「阿毗曇」。
四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教修行者入聖道的四種果位。即須洹果(預流果)、斯含果(一來果)、阿那含果(不還果)、阿羅漢果四者。《中論》卷四:「如見苦不然,斷集及證滅,修道及四果,是亦皆不然。」
不爽不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絲毫不差。《紅樓夢》第一九回:「黛玉聽了,笑道:『阿彌佛!到底是我的好姐姐。你一般也遇見對子了。可知一還一報,不爽不錯的。』」
菩提迦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地名。位於印度比哈爾邦伽耶縣,相傳釋迦牟尼在此菩提樹下悟道。西元前三世紀阿育王於該處立大塔以資紀念。現存五十二公尺高的大塔,乃中古世紀改建者。十九世紀經英國考古學家發現後,重新成為佛教朝山的重點,今已有泰國、緬甸、斯里蘭卡、西藏、不丹、尼泊爾、中國、日本等地佛教徒蓋多所寺院於此。也稱為「菩提道場」、「佛伽耶」。
四雙八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教修行者的八種果位。即須洹向、須洹果、斯含向、斯含果、阿那含向、阿那含果、阿羅漢向、阿羅漢果。向是指還在過程的階段,果是已證得的階位,合一向一果是一雙,故稱為「四雙八輩」。《長阿含經》卷二:「向須洹得須洹,向斯含得斯含,向阿那含得阿那含,向阿羅漢得阿羅漢,四雙八輩是謂如來賢聖之眾。」也稱為「八賢聖」、「四向四得」、「四向四果」。
事與志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資料〕 《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經.卷下》昔有天羅國王有一太子,欲登王位,一名班足太子,為外道羅師受教,應取千王頭以祭家神。自登其位,已得九百九十九王,少一王,即北行萬里,即得一王,名普明王。其普明王白班足王,言:「願聽一日飯食沙門,頂禮三寶。」其班足王許之。一日時,普明王即依過去七佛法,請百法師,敷百高座,一日二時,講《般若波羅蜜》八千億偈竟,其第一法師為王即說偈,言:「……生老病死,輪轉無際。事與願違,憂悲為害。……」爾時,法師說此偈已,時普明王眷屬得法眼空,王自證得虛空等定,聞法悟解,還至天羅國班足王所眾中,即告九百九十九王,言:「就命時到,人人皆應誦過去七佛仁王,問《般若波羅蜜經...
漸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國古代高僧依據經典,將佛的教法分成漸教、頓教。漸教是指教導的修學的方法有次第,由淺而深,須經長久時間,漸次修行。
玄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佛法。因佛法深遠難識,又為度化世人的津筏,故稱佛法為「玄津」。唐.駱賓王〈和王記室從趙王春日遊山寺〉詩:「彫談筌奧旨,妙辯漱玄津。」
九華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山名。在安徽省池州市青陽縣西南。為黃山支脈。因有九峰,形似蓮花,故稱為「九華山」。由花崗岩組成。主峰天臺峰,高約一千三百四十公尺。有東岩、四香閣、化城寺等名勝。與峨嵋、五臺、普三座山,並稱中國佛教的四大名山。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