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4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天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自然的情趣。宋.沈括《夢溪筆談.卷一七.書畫》:「往歲小窯村陳用之善畫,迪見其畫山水,謂用之曰:『汝畫信工,但少天趣。』」元.湯垕《古今畫.宋畫》:「元章當稱華亭李甲,字景元,作翎毛有天趣。」
意氣干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壯志凌雲」之典源,提供參考。 三國魏.曹植〈學宮頌〉(據《藝文類聚.卷三八.禮部上.學校》引)於鑠尼父,生民之傑,性與天成,該聖備藝。德倫三五,配皇作烈,玄鏡作,神明昭晰。仁塞宇宙1>,志陵2>雲霓3>,學者三千,莫不俊乂4>。唯仁可憑,唯道足恃。鑽仰彌高,請益不已。 〔注解〕 (1) 宇宙:天地之間、天下。 (2) 陵:登、升。 (3) 雲霓:雲與虹。此指天際。霓,音ㄋ|ˊ。 (4) 俊乂:傑出賢能的人才。
矜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憐憫愛惜。《左傳.成公十三年》:「君若惠顧諸侯,矜哀寡人,而賜之盟,則寡人之願也。」漢.荀悅《申.政體》:「情訊以寬之,朝市以共之,矜哀以恤之。」
與民更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與人民改革更新。《漢書.卷六.武帝紀》:「朕嘉唐虞而樂殷周,據舊以新。其赦天下,與民更始。」《宋史.卷四三八.儒林傳八.李心傳傳》:「陛下所宜與諸大臣掃除亂政,與民更始,以為消惡運、迎善祥之計。」
口呆目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縱觀祠內,禎獨眷眷不能去,乃索卮酒酹曰:「夏侯禎少年,未有配偶,今者仰覿靈姿,願為廟中掃除之隸,神其乎!」既舍爵,乃歸。其夕1>,夏侯生惝恍2>不寐,若為陰靈所中。其僕來告,余走視之,則目瞪口噤3>不能言矣。余謂曰:「得非女靈乎?」禛頷焉。余命吏載楮鏹,潔尊席而禱……奠訖,夏侯生康豫如故。 〔注解〕 (1) 夕:夜晚。 (2) 惝恍:音ㄔㄤˇ ㄏㄨㄤˇ,迷糊不清的樣子。 (3) 噤:音ㄐ|ㄣˋ,閉嘴不能言語。
溷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糞尿等汙水。《北史.卷三二.崔傳》:「帝大怒,令左右毆之,又擢其髮,以溷汁沃其頭。」
此事體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事情牽涉的範圍很廣,影響很大。今亦用為事情無法立即解決的推托之詞。宋.范仲淹〈讓觀察使第二表〉:「此事體大,乞垂聖,特降中旨。」也作「茲事體大」、「斯事體大」。
耳目更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耳目一新」。見「耳目一新」條。01.《魏書.卷一六.道武七王列傳.河南王曜》:「下詔褒美,班之天下,一如所上。齊人愛詠,咸曰耳目更新。」(源) 
踣不復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一蹶不振」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西漢劉向所撰《說苑》一書,記錄軼聞瑣事,雜以議論,以儒家思想為指歸,闡明國家興亡、政治得失之理,以為後世戒。〈談叢〉這篇是各家名言彙編,其中「一噎之故,絕穀不食;一蹶之故,卻足不行」,本於《淮南子.脩務》:「今以為學者之有過而非學者,則是以一飽之故,絕穀不食;以一蹪之難,輟足不行。惑也。」大意是:現在因為有的學者有過錯就詆毀所有的學者,不再學習,就像一旦被飯噎到,便不再吃飯,跌了一跤,就畏縮不敢再向前走。這未免太糊塗了。後來「一蹶不振」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一遭受挫敗,就再也不能振作起來。
神鏡高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明鏡高懸」。見「明鏡高懸」條。01.唐.殷文圭〈省試夜投獻座主〉詩:「闢開公道選時英,神鏡高懸百靈。」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