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54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弭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節,車行的節度。弭節指停車。《楚辭.屈原.離騷》:「吾令羲和弭節兮,望崦嵫而勿迫。」宋.蘇軾〈次韻孔文仲推官見贈〉詩:「候吏報君來,弭節江之湄。」
|
龍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傳說為伏羲氏所見的神馬。《幼學瓊林.卷四.制作類》:「龍馬負圖,伏羲因畫八卦。」
|
得趣忘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形容人高興過頭,舉止失去常態。(二)李邕是唐代知名的書法家,他學習晉代王羲之、鍾繇等大書法家的筆法,筆力雄健勁拔,善寫行楷,自成一格。宋代文學家歐陽修剛開始接觸李邕的字時,並不十分欣賞他的風格,但後來愈看愈喜歡,還從中習得不少筆法,因此寫下〈李邕書〉這篇文章,描述自己對李邕書法的感受。他從李邕的書法中,看到了王羲之、鍾繇等大書法家的風格,領悟到書法的傳承性,可以透過一個人的筆法學到其他人的精華,對技藝的增長十分有幫助。但他也強調,自己雖然受到李邕的影響,但書寫形式並不完全相同,而是取其精髓。後來「得意忘形」這句成語,就從原文中「得其意而忘其形」演變而出,指文學藝術創...
|
蹇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傳為伏羲氏的臣子,專理婚姻、媒妁。後用為媒人的代稱。《幼學瓊林.卷二.婚姻類》:「蹇修與柯人,皆是媒妁之號。」
|
每變愈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每下愈況」。見「每下愈況」條。01.清.黃宗羲〈李杲堂文鈔序〉:「自余為此言已歷一世矣,風氣每變而愈下,舉世眛目於塵羹土飯之中,本無所謂古文。」
|
禊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晉王羲之所寫的〈蘭亭序〉,因記中有蘭亭修禊事語,故稱為「禊帖」。也稱為〈蘭亭帖〉。
|
上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古稱伏羲氏為「上皇」。漢.鄭玄〈詩譜序〉:「詩之興也,諒不于上皇之世。」《北史.卷八三.文苑列傳.許善心》:「反澆季之末流,登上皇之獨道。」
|
李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678~747)字泰和,揚州江都(今江蘇省)人,為李善之子。唐代書法家。玄宗時任北海太守,世稱為「李北海」。為人剛正不屈,後為李林甫所害。工文,長於碑頌。精書法,初學王羲之,復自成一格。擅以行楷寫碑,筆力雄渾,風骨勁拔。有《李北海集》,碑刻有〈麓山寺碑〉、〈李思訓碑〉等。
|
寶晉齋法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南宋曹之格所摹刻的匯刻叢帖,十卷。北宋米芾獲得晉朝王羲之《王略帖》、王獻之《十二月帖》及謝安《八月五日帖》墨跡,因而名其齋為「寶晉」。崇寧三年(西元1104)米芾擔任無為軍知州(今安徽無為)時,曾將三種書法刻於石上,後遭兵火損壞,幸經無為守葛祐之翻刻,而與殘石同列官舍。至曹之格任無為通判時,又重行摹刻,並增入家藏《晉帖》及米芾書多種。到咸淳四年(西元1268)刻成,標題為「寶晉齋法帖」。今傳本已非原面目了。
|
大言聳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