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9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64.765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花言巧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論語》裡曾記載孔子的一段話:「巧言令色,鮮矣仁!」意思是話說得很動聽,臉色裝得很和善,可是一點也不懇,這不是仁的表現。宋代理學家朱熹在與學生講解這段話時,解釋說:「做任何事都要有心,沒有心便是不仁。說話動聽、和顏悅色,本來就應該這樣,而且也不害事,但如果為了取悅別人而不心的話,那是不可以的。」「巧言」二字有人解釋為說話不懇,朱熹告訴學生說:「依我之見,巧言是指虛假好聽的話,今天有不少讀書人舞文弄墨,妙筆生花,但寫的盡是些言不及義的文章,就是所謂的巧言,也就是『花言巧語』。」朱熹用「花言巧語」來解釋《論語》裡的「巧言」二字,後來「花言巧語」就被用來形容虛假而動聽的言語。
大發雷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認為此時出兵大為不妥,故上書勸諫說:「公孫淵仗恃自己佔有險要之地,便斗膽拘留本國使節,也不納獻以示忠,這樣的行為確實可恨,才會使您在盛怒之下,完全忘了危險,不顧一切地想出兵征討。然而,當天下紛擾如雲,您在詭譎多變的局勢當中,都還能把持英明的心智,先後擊敗曹操、劉備、關羽等當代豪傑,今日卻因一點小事就發起這樣大的脾氣,犯了可能深陷危機的大忌,要知四周的強敵都在伺機而動。這種輕率的舉動,實在令人疑惑。況且您向來有四海之志,何必為區區的公孫淵妨礙大業,只要按部就班,所戰皆捷,難道小小的公孫淵會不自動歸順嗎?當下實在無須為那蠻荒的遼東之地,而捨棄固守現有的大好江山啊!」孫權聽了後便取消出兵的打算。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粗糙、不堅實。《史記.卷一.五帝本紀》:「陶河濱,河濱器皆不苦窳。」《文選.何晏.景福殿賦》:「觀器械之良窳,察俗化之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謹慎敬。《說文解字.心部》:「愙,敬也。」清.段玉裁.注:「今字作恪。」如:「恪守」、「恪遵」。《書經.盤庚上》:「先王有服,恪謹天命。」
厚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待人懇寬厚,不刻薄。《儒林外史》第四七回:「那余虞兩家到底是詩禮人家,也還厚道。」《紅樓夢》第三六回:「忽然想起寶釵素日待他厚道,便忙掩住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西方宗教在華傳教時,對上帝、耶穌等的第三人稱代詞。如:「每位虔的基督徒都深信『祂就是真理,信祂得永生』這句話。」
名不副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漢書.卷九九.王莽傳上》1>莽乃起事,上書言:「臣以元壽二年六月戊午倉卒之夜,以新都侯引入未央宮;庚申拜為大司馬,充三公位;元始元年正月丙辰拜為太傅,賜號安漢公,備四輔官;今年四月甲子復拜為宰衡,位上公。臣莽伏自惟,爵為新都侯,號為安漢公,官為宰衡、太傅、大司馬,爵貴號尊官重,一身蒙大寵者五,非鄙臣所能堪。據元始三年,天下歲已復,官屬宜皆置。《穀梁傳》2>曰:『天子之宰,通于四海。』臣愚以為,宰衡3>官以正百僚、平海內為職,而無印信4>,名實不副。臣莽無兼官之材,今聖朝既過誤而用之,臣請御史刻宰衡印章曰『宰衡太傅大司馬印』,成,授臣莽,上太傅與大司馬之印。」太后詔曰:「可。韍如相國,朕親...
九死一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 二句,意思是說楚懷王不了解屈原為了忠君愛國,死守善道,即使歷經多次近於死亡之險境也不後悔的一片赤,反而聽信讒言疏遠他,但還是不放棄自己的理想,絕不與奸佞之徒同流合汙。《六臣註文選》中的劉良注語中,就用「雖九死無一生,未足悔恨」來解說這個意思。後來「九死一生」這句成語也許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歷經極多、極大的危險而倖存。亦用「九死一生」比喻倖免於死的人很少,亦用於比喻生命跡象微弱,瀕臨死亡。
狡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反詞:實、老實、忠厚、純厚、正直
斗筲之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器量狹小,才疏學淺的人。亦用以自謙才識疏淺。《論語.子路》:「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後漢書.卷四三.何敞傳》:「臣雖斗筲之人,竊懷怪,以為篤、景親近貴臣,當為百僚表儀。」也作「斗筲小器」、「斗筲之輩」、「斗筲之徒」、「斗筲之器」、「斗筲之才」、「斗筲之材」。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