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4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隨寓隨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由於掌握了自然之道的本體,所以能安於所處的境遇,無入而不自得。德孚以此喻己,說明自己的行為並無矛,反而是反樸歸真,以本真去應和環境的變化,再順勢表現在行為上,所以無法以一般「隱」與「不隱」的形式來作判斷。也正因為他了解順道而行的哲學,所以才能「隨所寓而安之為舟舫」,即使在充滿人為虛文的世界裡,亦悠游無所累。後來「隨遇而安」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能安於所處的環境,後亦用來比喻安於現狀,不思長進。出現「隨遇而安」的書證如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孟子集注.盡心下》:「言聖人之心,不以貧賤而有慕於外,不以富貴而有動於中,隨遇而安,無預於己,所性分定故也。」
董狐之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1.出處2 2.語譯3 3.故事內容4 4.相似、相反詞4.1 相似詞4.2 相反詞5 5.例句 1.出處 左丘明《左傳》 2.語譯 比喻文章能仗義直言,毫無隱諱。 3.故事內容 春秋時晉靈公無道,趙多次進諫,晉靈公反而要殺趙,他只好出逃。後來趙的族人趙穿殺了晉靈公,趙才回國。史官董狐直...
趙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前541)春秋時晉國大夫,之孫。父朔為屠岸賈所殺,朔妻遺腹生武,賈追索甚急,賴程嬰、公孫杵臼全力救護,始免於難。後繼立為趙氏後嗣,歷任新軍、上軍之將,執晉國政。晉平公十二年(西元前546)與楚屈建主持弭兵之會。諡文。也稱為「趙孟」、「趙文子」。
廬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會和遊行活動,並成為北京女子高等師範學校的學生代表。1921年(24歲)加入由鄭振鐸、沈雁冰(筆名茅)、葉紹鈞(筆名葉聖陶)與許地山等人創立的文學研究會,為第13號會員。1922年(25歲)大學畢業之後,她到安徽宣城中學任教,半年後回到北平師範大學的附屬中學任教。1923年(26歲)夏天,她與在文學研究會結識的北京大學學生代表無政府主義者郭夢良不顧雙方親友的反對,於上海一品香旅社結婚。1924年(27歲),生下女兒郭薇萱。但郭夢良於次年因腸胃病逝世。文壇初鳴廬隱是黃淑儀在大學時代開始用的筆名,有「取隱去廬山真面目」之意...
相遇如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承襲芮之采邑冀,故亦稱冀缺。晉文公時任下軍大夫。晉襄公元年,俘白狄君,復予冀為采邑。晉成公六年,代趙為中軍元帥執政。晉景公時,行和戎政策,使眾狄歸服。卒諡成。耨,音ㄋㄡˋ,除草。 (3) 饁:音|ㄝˋ,送飯給在田裡工作的人吃。〔參考資料〕另可參考:《國語.晉語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皮革製成的胸甲。《管子.小匡》:「輕罪入蘭,鞈革二戟。」
朱干玉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朱干,紅色的牌。玉戚,玉飾的大斧。朱干玉戚本指古代武舞時所使用的兵器,後用以指儀仗。《禮記.明堂位》:「朱干玉戚,冕而舞大武。」《東周列國志》第四一回:「朱干玉戚,森聳以相參;龍旗豹韜,抑揚而相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也。《說文解字.部》:「瞂,也。」漢.揚雄《方言》卷九:「,自關而東,或謂之瞂,或謂之干,關西謂之。」《抱朴子.外篇.疾謬》:「利口者扶強而黨勢,辯給者借鍒以刺瞂。」
悖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合情理,自相矛。《韓非子.五蠹》:「毀譽賞罰之所加者,相與悖繆也。」也作「悖謬」。
神光陸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尚等人毀謗,被懷王放逐漢北時,作〈離騷〉表明忠貞愛國之心。文中,屈原因為無法解開對現實和理想之間的矛,於是上天下地找尋解脫之道。他幻想駕鸞凰、鳳鳥乘風飛升,翱遊天際。一路上有望舒、飛廉、鸞凰、雷師、鳳鳥、雲霓等眾多仙人及侍從伴隨,色彩繁雜而絢麗。後來這兩個典源被合用成「光怪陸離」,用來形容現象離奇怪異,色彩參差錯雜。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