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48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療育與轉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七、程序保護現行的立法也提供程序保護措施給身心障礙兒童及其家庭。過去特殊幼兒的家庭要是對服務不滿或反對被列於等待名單,他們可說毫無迴旋的餘地。目前法律對程序保護的規定,指示須對父母告知他們所擁有的權利。八、轉銜此一立法制定之前,當兒童須從某一方案轉銜至另一由不同單位提供的方案時,則係由家庭承擔此種轉銜的責任,送出與接受的單位皆無任何責任,也不用做甚麼規劃。現行的立法則藉指示送出單位須在兒童三歲生日六個月前通知接受單位(通常為公立學校),並要求研擬出轉銜計畫,以導正這種狀況。 九、經費過去很少看到會去尋找與運用所有可能的...
|
二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別的話,不同或反對的意見。如:「只要你同意,我絕無二話。」
|
類推反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兩個情境中共同元素的多寡來判定。此即桑代克聞名的訓練遷移的共同元素論。 人物理論桑代克以其遷移理論,反對長期以來以形式訓練說為基礎的遷移。如第三章所述,我們了解形式訓練以官能心理學為基礎,後者主張人類的心智是由許多不同的官能所組成,這些官能包括注意、推理、判斷和記憶。一般相信這些官能經由練習而強化,例如,練習推理可以使一個人成為較有理心的人;是以學數學與拉丁文證明可強化個人的推理和記憶的官能。此一觀點為什麼被稱為教育上「心智肌肉」探討法,便顯而易見,因其主張心智官能可因訓練而加強,好比人們透過練習可以強化他們的二頭肌一樣...
|
五年計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故事2 國家管理一切3 集體農業4 關鍵字5 出處 故事俄國布爾什維克(後稱共產黨)的奪權導致一場內戰。領袖列寧採取恐怖的暴力手段鎮壓反對力量,並依馬克思主義的公有制原則,將依竊私有的企業和土地歸回國有。共產黨人雖然取得內戰的勝利,但許多人認為列寧的手段過於嚴苛。1921年,列寧採取了「新經濟政策」,允許某些自由貿易。新的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邦取代了昔日的俄羅斯帝國。1924年列寧去世後,包括史達林在內的三位領導人執政,但列寧的同志,野心勃勃的托洛斯基則被排除在外。1928年史達林掌控最高領導權,他著手進行以發...
|
新文化運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學術界的革新運動。西元一九一九年五月四日前夕,陳獨秀在其主編的新青年刊載文章,提倡民主與科學,批判中國文化,甚至傳播馬克思主義思想;以胡適為代表的溫和派,則反對馬克思主義,強烈支持白話文運動,主張以實用主義代替儒家學說,隱然成為「新文化運動」。五四運動以後,此種運動更為蓬勃。
|
迎刃以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戰事進展得很順利,短短數日就攻占吳國許多城池,吳軍都督孫歆等人被俘。杜預想要趁勝追擊,但有官員表示反對。他們認為吳國立國已久,一下子很難攻下;而且南方正是雨季,容易河水氾濫,行軍不易;加上天氣炎熱,疫病容易流行。不如暫停進攻,等到冬天再說。但杜預舉出當年樂毅的濟西之戰為例,認為「我軍現在士氣旺盛,如果趁機伐吳,就像用刀劈開竹子一樣,只要劈開前面幾節,下面也會順著刀勢輕易地劈開了」。晉武帝接納了杜預的建議,繼續進攻吳國,果然節節順利,很快地滅了吳國。後來「迎刃而解」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戰事進展順利。亦用來比喻事情很容易解決。
|
修正主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社會主義的一派,德國社會民主主義理論家與政治家伯恩斯坦(Edward Bernstein,西元1850~1932)主倡的學說。修正主義修正了馬克思基本原則與社會革命論,將個人的創新與民主、社會改革結合在一起,主張以議會為中心,逐漸改變社會。
|
依違兩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既不贊成也不反對。指對事情的態度不明確,模稜兩可。《明史.卷二一八.方從哲傳》:「貴妃求封后,舉朝力爭,從哲依違兩可。」《清史稿.卷三九一.倭仁傳》:「剛正不撓,無所阿嚮者,君子也;依違兩可,工於趨避者,小人也。」
|
騰踏飛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飛黃騰達」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飛黃騰達」原作「飛黃騰踏」。韓愈,字退之,是唐代古文運動的領導者,他主張「尊崇儒學,攘斥佛老」,反對繁采寡情的駢體文,提倡明道致用的散文寫作。得到當時知名文人柳宗元、劉禹錫、白居易、元稹等人的響應,終使唐代的古文運動蔚為風潮。除了在文體、思想方面的改革與貢獻,韓愈的作品內容豐富,形式多變,不但立論鮮明,語言平易,且取譬新穎,雖用古人的思想卻不引經據典,為古文創作另闢了一條新的途徑,正是其提倡的古文運動的最好實踐。同樣的精神,亦反映在韓愈勤奮嚴謹的治學態度上。〈符讀書城南〉這首詩,正是韓愈為了勉勵他的兒子韓符能勤奮向學所寫的。在詩中韓愈強調了為學的重...
|
後來之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范甯(西元339∼401),字武子,南陽順陽(今河南淅川東)人,東晉經學家。曾任豫章太守。推崇儒學,反對何晏、王弼等的玄學。所撰《春秋榖梁傳集解》十二卷,是今存最早的《榖梁傳》注解,收入《十三經注疏》中。
(2) 風流雋望:指英俊傑出才智出眾的人物。雋,音ㄐㄩㄣˋ,今同俊。 ◎2《晉書.卷四三.郭舒列傳》郭舒字稚行。幼請其母從師,歲餘便歸,粗識大義。鄉人少府范晷、宗人武陵太守郭景,咸稱舒當為後來之秀,終成國器。〔參考資料〕另可參考: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賞譽下》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