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266.7294 ms
共 47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敬虔主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十七、十八世紀間,日耳曼路德教會改革派的主張,反對當時教會內的形式主義及僵化禮儀,重視信仰的內在真實感受,及由此而生的敬虔態度。主張改良大學中的宗教教育,領袖為斯賓納(Spener)。
|
不信任投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國會反對內閣的政策,因而投票作不信任的表示,以迫閣揆去職的制度。
|
反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厭惡、反對戰爭。如:「反戰遊行」、「反戰思想」。
|
新民叢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清末改革派的重要刊物。西元一九○二年,由梁啟超在日本橫濱創刊。初期以介紹西方政治學說為主,宣導變法維新,抨擊守舊頑固派;一九○三年起則堅持立憲保皇,反對孫中山先生所領導的革命,與民報的言論對壘。
|
保路風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西元一九一一年五月,清廷採用盛宣懷建議,將各省民辦鐵路收歸國有,並把築路權賣給美、英、德、法四國銀行團,引起湖北、湖南、廣東、四川各省人民的強烈不滿,而紛紛掀起保路運動。此一反對運動後雖遭清廷的鎮壓,但已陸續擴展至四川各地,而成為武昌起義的前奏。
|
慈悲殺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陸地區指安樂死。如:「醫界反對慈悲殺人。」
|
巴枯寧主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西元一八六四年初俄國革命家巴枯寧(Mikhail Aleksandrovich Bakunin)提出,主張完全廢除國家,以個人、團體、宗教、民族間完全自律的合作,建立一切人類關係,並且反對任何組織、紀律和權威。也稱為「無政府主義」。
|
五百姻緣天註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男女之間的姻緣,上天五百年前就已排定。比喻良緣天訂。如:「他小倆口雖分分合合,最終還是步上紅毯,只能說是五百姻緣天註定啊!」
|
提婆達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梵語Devadatta的音譯。意譯天授或天與。釋迦牟尼佛的堂弟。據說他在佛陀說法的第二十年加入僧團,其後想謀得僧團的領導地位,遭到否決,乃自立門戶。在佛傳中,提婆達多扮演著反對釋尊的角色。也譯作「地婆達多」、「禘婆達多」、「調達」、「提婆達多」等。
|
洪憲帝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民國初年大總統袁世凱欲作皇帝,推翻民國,恢復帝制,以洪憲為年號。因受各方反對,民國五年六月,袁氏憤死,帝制取消。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