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5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23.036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怨天尤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抱怨上天,責怪他人。比喻面對不如意時,一味地歸咎客觀環境,而不能自我檢討。語本《論語.憲問》。
唯唯諾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唯唯諾諾」的「唯」與「諾」都是用來摹擬應答聲音的詞。《韓非子.八姦》中論述臣下引人作惡成姦的八種伎倆,其中一種稱為「在旁」,這種臣子包括善於逗笑的戲子、矮人,或是在主人身邊侍奉的親信,主子都還沒開口,還沒差遺他們,便一味奉承地連聲答應。他們擅長於揣測,可以從主子細微的表情和神色去猜想他的心意。韓非子認為這種「人主未命而唯唯,未使而諾諾」的人,總是非常順從,從不違背主子的心意,但這樣反而容易迷惑心志,使人無法分辨真假與是非,為人主者不可不察。後來「唯唯諾諾」這個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順從而無所違逆。「唯唯」與「諾諾」四字連用,更能描摹出不加思索,連聲稱是的依順模樣,如《醒世恆言》卷二:...
扶搖直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莊子是先秦道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他的哲學宗旨是要人們超越世俗的價值觀,不要去計較那些是非、大小、有用無用等的判斷,因為這些都是人為的,並非恆常不變。人們如果一味計較這些,身心就會被牢牢綁住;要學著拋棄這種種的束縛,才能得到真正的放任自得,也就是莊子所謂「逍遙」的境界。為了引導人們能接受他的思想,莊子運用很多的寓言,來啟發人們。在〈逍遙遊〉中,莊子舉了一個鵬鳥高飛的寓言,說明人要先懂得「適性」,才能知道自己也有天生的長處,不會一味羨慕別人。在這個寓言中,莊子先說北海有一種鯤魚,大得不得了,後來這種魚變成了鵬鳥。鵬鳥也是大得不得了,奮飛起來的時候,張開翅膀像懸在天邊的雲。當時有一位專門記敘奇特事物的...
口蜜腹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藝,倒還不錯,字、畫都還有一手。但是他做官用心陰險狠毒,平日不但不能公忠體國,好好為國家辦點事,反而一味遷就和逢迎唐玄宗的意旨。不但如此,他還不擇手段地結交玄宗的親信宦官和妃子們。因此,很得玄宗的寵信,在朝中做了十九年的官。李林甫既然做到宰相,有權有勢,當然平時會有很多人去找他,託他謀事啦,說情啦,等等,李林甫總是在外貌上表現出和人很友好,很合作,都說些甜言蜜語。但實際上他卻非常陰險狡猾,非但不幫忙,還要想壞主意暗中加以破壞,因此不少人上了他的當。日子久了,人們也就發現了他的偽善,於是大家便在背地裏說他:「李林甫嘴上塗著...
玩物喪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出《書經.旅獒》:「玩人喪德,玩物喪志。」玩物喪志指一味玩賞無益的器物,因而消磨人的壯志。《清史稿.卷三○六.李慎修傳》:「歷舉前代利害,並言錢值將騰貴,窮極其弊。上元夜,賜諸王大臣觀煙火,慎修上疏諫,以為玩物喪志。」
捨本逐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指人民不務農業而從事工、商。#語本《呂氏春秋.士容論.上農》。後用「捨本逐末」指人不求事物的根本大端,只重視微末小節。 △「舍本治末」、「捨本就末」
眼高手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眼高手生注音︰|ㄢˇ ㄍㄠ ㄕㄡˇ ㄕㄥ漢語拼音︰yǎn gāo shǒu shēng釋義︰猶「眼高手低」。見「眼高手低」條。 01.清.陳確〈與吳仲木書〉:「譬操觚家一味研窮體理,不輕下筆,終是眼高手生,鮮能入彀。」 參考詞語︰眼高手拙注音︰|ㄢˇ ㄍㄠ ㄕㄡˇ ㄓㄨㄛˊ漢語拼音︰yǎn gāo shǒu zhuó釋義︰猶「眼高手低」。見「眼高手低」條。 01.清.張謙宜《齋詩談.卷七.毛稚黃》:「大抵此老學淹才短,眼高手拙,每求甚佳處不可得,輒恨恨不已。」
盡信書不如無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本《孟子.盡心下》:「盡信書,則不如無書。吾於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後指讀書不可拘泥於書上所載,一味盲從。宋.陸九淵〈政之寬猛孰先論〉:「嗚呼,盡信書不如無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窘迫的。宋.蘇軾〈雨後行菜圃〉詩:「艱難生理窄,一味敢專饗。」
舉一反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就不再教導他了。」在這段話中,孔子強調了主動學習和思辨能力的重要。缺少主動學習和思辨能力的人,他只能一味接受別人的說法,卻無法去自我推論,所得到的知識也就不夠紮實了。所以一位好老師,他會注重啟發式的教育,讓學生不但能主動去學習而且還能養成觸類旁通的推論能力。《論語》原文中的「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後來就演變成「舉一反三」這句成語,就是用來形容人於學習中善於觸類旁通。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