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5.624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同流合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善斯可矣。閹然媚於世也者,是鄉原也。」萬子曰:「一鄉皆稱原人焉,無所往而不為原人,孔子以為德之賊,何哉?」曰:「非之無舉1>也,刺2>之無刺也。同乎流俗3>,合乎汙世,居4>之似忠信,行之似廉絜,眾皆悅之,自以為是,而不可與入堯舜5>之道,故曰『德之賊』也。孔子曰:『惡似而非者。惡莠,恐其亂苗也;惡佞,恐其亂義也;惡利口,恐其亂信也;惡鄭聲,恐其亂樂也;惡紫,恐其亂朱也;惡鄉原,恐其亂德也。』君子反經而已矣。經正,則庶民興;庶民興,斯無邪慝矣。」 〔注解〕 (1) 無舉:沒有可舉發之事。 (2) 刺:挑剔。 (3) 同乎流俗:志同於世俗的人。 (4) 居:處世。 (5) 堯舜:唐堯...
專心致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孟子.告子上》孟子曰:「無或1>乎王之不智也。雖有天下易主之物也,一日暴2>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吾見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吾如有萌焉何哉?今夫弈3>之為數4>,小數也;不專心致志,則不得也。弈秋,通國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誨二人弈,其一人專心致志,惟弈秋之為聽;一人雖聽之,一心以為有鴻鵠將至,思援弓繳5>而射之;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為是其智弗若與?」曰:「非然也。」 〔注解〕 (1) 或:通「惑」,疑惑。 (2) 暴:音ㄆㄨˋ,同「曝」,曝晒。 (3) 弈:圍棋。 (4) 數:技藝。 (5) 繳:音ㄓㄨㄛˊ,繫在箭尾的絲繩,隨箭射出後,便於尋找獵物或回收箭枝。
望之卻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望而卻步」之典源,提供參考。 ※明.徐光啟〈復周無逸學憲書〉(據《徐光啟集.卷一○.書牘一》引)一載賢勞,今茲竣事,必多得真才,為他日羽儀楨榦矣。執法不撓,剷除宿弊,是當官本領,即有危機,非所宜避也。況公道在人,終古不泯,從來真清執者何嘗不信於當世耶?黨與二字,耗盡士大夫精神才力,而於國計民生,毫無干涉。且以裕蠱1>所為,思之痛心,望之卻步。今日中外,事事可虞,杞人之慮,蓋非一端。若皆以養癰為得計,其如一朝之患何哉! 〔注解〕 (1) 裕蠱:寬裕以治蠱。蠱,指前人已壞之事項。謂寬待惡習,猶如養癰貽患。
變本加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南朝梁.蕭統〈文選序〉(據《文選》引)式觀元始,眇覿玄風。冬穴夏巢之時,茹毛飲血之世,世質民淳,斯文未作。逮乎伏羲氏之王天下也,始畫八卦,造書契,以代結繩之政,由是文籍生焉。《易》曰:「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文之時義遠矣哉!若夫椎輪為大輅之始,大輅寧有椎輪之質;增冰為積水所成,積水曾微增冰之凜。何哉?蓋踵其事而增華1>,變其本而加厲,物既有之,文亦宜然。隨時變改,難可詳悉。 〔注解〕 (1) 踵其事而增華:繼承前人事業,使之更加完善美好。見「踵事增華」。
望而卻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明.徐光啟〈復周無逸學憲書〉(據《徐光啟集.卷一○.書牘一》引)一載賢勞,今茲竣事,必多得真才,為他日羽儀楨榦矣。執法不撓,剷除宿弊,是當官本領,即有危機,非所宜避也。況公道在人,終古不泯,從來真清執者何嘗不信於當世耶?黨與二字,耗盡士大夫精神才力,而於國計民生,毫無干涉。且以裕蠱1>所為,思之痛心,望之卻步。今日中外,事事可虞,杞人之慮,蓋非一端。若皆以養癰為得計,其如一朝之患何哉! 〔注解〕 (1) 裕蠱:寬裕以治蠱。蠱,指前人已壞之事項。謂寬待惡習,猶如養癰貽患。
歌功頌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頌德」條。 01.宋.鄧牧《伯牙琴.君道》:「後世為君者歌頌功德,動稱堯舜,而所以自為乃不過如秦,何哉?」 02.清.姚鼐〈古文辭類纂序目〉:「碑誌類者,其體本於詩,歌頌功德,其用施於金石。」
千載一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亂燕,以定身封5>,此百代之一時也。」君曰:「所道攻燕,非齊則魏。魏、齊新怨楚,楚君雖欲攻燕,將道何哉?」對曰:「請令魏王可。」君曰:「何如?」對曰:「臣請到魏,而使所以信之。」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晉.袁宏《後漢紀.卷二二》、《晉書.卷八○.王羲之列傳》。 (2) 北兵:向北出兵。 (3) 德:施恩。 (4) 踐:滅除。 (5) 身封:所受的封賞。〔參考資料〕 ■晉.袁宏《後漢記.卷二二》夫人生合天地之道,感於事動性之用也,故動用萬方,參差百品,莫不順乎道,本乎情性者也。是以為道者,清淨無為,少思少欲,沖其心而守之,雖爵以萬乘,養以天下,不榮也;為德者,言而不華,默而有信...
多歧亡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反也。」楊子戚然變容,不言者移時,不笑者竟日。門人怪之,請曰:「羊,賤畜;又非夫子之有,而損言笑者,何哉?」楊子不答。門人不獲所命。弟子孟孫陽出以告心都子。……心都子曰:「大道以多歧亡羊,學者以多方喪生。學非本不同,非本不一,而末異若是。唯歸同反一,為亡得喪。子長先生之門,習先生之道,而不達先生之況也,哀哉!」 〔注解〕 (1) 楊子:楊朱,生卒年不詳。字子居。戰國時衛人。其書不傳,僅散見於《列子》、《孟子》諸書中而已。其學說主張「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與墨子的兼愛思想相反。 (2) 亡:音ㄨㄤˊ,失去。 (3) 黨:鄉黨,指鄉里之人。 (4) 豎:家中未成年的僮僕。 (...
藉箸代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箸,筷子。籌,籌劃。「藉箸代籌」指借所用的筷子當籌碼來計量規劃。語本《史記.卷五五.留侯世家》:「張良從外來謁。漢王方食,曰:『子房,前!客有為我計橈楚權者。』具以酈生語告,曰:『於子房何如?』良曰:『誰為陛下畫此計者?陛下事去矣。』漢王曰:『何哉?』張良對曰:『臣請藉前箸為大王籌之。』」後比喻代人謀劃策略。如:「如果經理如不嫌棄,我願藉箸代籌,略盡棉薄之力。」
嗟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表示感嘆的語氣詞。通常都獨立置於一句之前。宋.范仲淹〈岳陽樓記〉:「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