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74.85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朝鐘暮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寺中朝課之前和熄燈之前皆會敲擊鐘鼓。用以警惕與自勵。唐.李咸用〈山中〉詩:「朝鐘暮鼓不到耳,明月孤雲長挂情。」也作「暮鼓晨鐘」、「晨鐘暮鼓」。
寺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寺的通稱。《晉書.卷九五.藝術傳.佛圖澄傳》:「百姓因澄故多奉佛,皆營造寺廟,相競出家。」也稱為「寺院」。
為法自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本《史記.卷六八.商君傳》:「商君亡至關下,欲舍客舍。客人不知其是商君也,曰:『商君之法,舍人無驗者坐之。』商君喟然歎曰:『嗟乎,為法之敝一至此哉!』」指自己訂立的法規,反而讓自己受害。比喻自作自受。《資治通鑑.卷一一六.晉紀三十八.安帝義熙八年》:「毅夜投牛牧佛寺……寺僧拒之曰:『昔亡師容桓蔚,為劉衛軍所殺,今實不敢容異人。』毅歎曰:『為法自弊,一至于此!』」也作「作法自斃」。
眾望所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眾望所歸」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晉朝高僧帛遠,字法祖,河內人,博學多聞,通梵晉語,於方等經深有研究。他在長安建造佛寺,從事講習,聽眾常達千人。河間王司馬顒對之崇敬有加,帛遠因而聲聞關隴。後來關中大亂,帛遠潛遁隴右,以保雅操。當時張輔為秦州剌史,鎮守隴上。張輔覺得帛遠的名德顯著,「眾望所歸」,就屢次勸帛遠還俗來當自己的幕僚,但帛遠拒不接受,於是結怨。後因他人的讒言,帛遠被張輔所殺。「眾望所歸」這句成語,用來指深得眾人擁護、愛戴。
題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凡寫在書籍、碑帖、字畫等前面的文字稱為「題」,在後面的稱為「跋」,總稱為「題跋」。內容多為品評、鑑賞、考訂、記事等。今多指跋而言。宋.沈括《夢溪筆談.卷五.樂律》:「唐昭宗幸華州,登齊雲樓,西北顧望京師,作菩薩蠻辭三章,……今此辭墨本猶在陝州一佛寺中,紙札甚草草,予頃年過陝,曾一見之。後人題跋多盈巨軸矣。」《紅樓夢》第四二回:「你快畫罷,我連題跋都有了,起個名字,就叫『攜蝗大嚼圖』。」
精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寺院。因是精勤修行者所居,故稱為「精舍」。明.錢謙益〈客塗有懷吳中故人〉六首之二:「精舍繙經招淨侶,晴窗鬥墨趁閒身。」後泛指佛寺、道觀。唐.孟浩然〈晚泊潯陽望爐山〉詩:「東林精舍近,日暮但聞鐘。」《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八:「回顧金光洞主已失所在,遍視精舍迦藍。」
住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寺或道觀內主持事務的和尚或道士。[例]那位法師曾是這座寺廟裡的住持。
佛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寺或供佛的小室。如:「高雄佛光山的佛龕,大大小小難以數計,真是壯觀。」
晨鐘暮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暮鼓晨鐘」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暮鼓」和「晨鐘」是指佛寺中早晚報時的鐘鼓,因為是佛寺所用,而且是一早一晚,所以被認為「暮鼓晨鐘」具有警世的意味。這句成語當來自於生活經驗,較早的文獻如唐代李咸用的〈山中〉詩,使用了「朝鐘暮鼓」。這首詩表達了他居住在山中的心境。置身於京城的榮辱之外,只有秋山和屋簷相伴,佛寺中早晨的鐘聲和傍晚的鼓聲都無法傳到耳中,只看得到明月和孤雲高掛天空。世間的事物既分歧又複雜,還不如像那河邊的人們,平淡的過一生。詩中充分表達出遠離塵囂、淡泊名利的心意,也正反映了他在仕途上的不如意。後來「暮鼓晨鐘」這句成語除用來指佛寺中早晚報時的鐘鼓外,也用來指一日的時光,亦用來比...
王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歲以後、27歲以前的某個時候。在他留下的十篇碑文中,除了那篇有名的《益州夫子廟碑》外,其餘九篇全是為佛寺寫的碑文;而《王子安集》中的最後兩篇則是《釋迦如來成道記》和《釋迦佛賦》。《釋迦如來成道記》是一篇很長的賦體文,講述釋迦牟尼佛發心修道和最後成道的經過。由於其中用到大量的佛家專門詞語,一般人很難看懂,所以有名的錢塘慧悟大師專門為它寫了詳細的注解;原文加上注解一共26頁。《釋迦佛賦》是一篇讚頌釋迦牟尼佛的短賦,它的最後兩句「我今回向菩薩,一心歸命圓寂」正是王勃決心修佛的誓言。在慧悟大師為《釋迦如來成道記》寫的注解中還提到...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