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94.998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少林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位於河南省登封縣西北二十五里少室山北麓的佛寺。後魏太和二十年建,寺右有面壁石,西北三里有面壁菴,相傳即達摩面壁九年處。為佛教禪宗和少林派拳術發源地。見《清一統志.卷二○七.河南府三.寺觀.少林寺》。
元大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有防火巷的設置。 宗教元代的大都,人煙稠密,繁榮熱鬧。由於外國人多,各種宗教共存共榮,大都內有道觀、佛寺、清真寺、景教寺、喇嘛廟即天主堂。原在東方傳教的方濟各會修士孟德高維諾從伊兒國經海路來到大都,受教皇任命為大主教,教民數千人,多為來自中亞的居民。這是羅馬天主教初次傳進中國, 文化大都的文娛活動以雜劇最有特色。元代雜劇繼承前代,結合詩歌、音樂與戲劇,深受朝廷上下與大都民眾喜愛。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元大都 參考資料張元、李孝悌/著。簡明中國歷史。頁182-183。龍騰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相關教學資源請參考數位教學資源入...
點龍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梁.張僧繇》張僧繇,吳中人也。天監中,為武陵王國侍郎直祕閤,知畫事。歷右軍將軍,吳興太守。武帝崇飾佛寺,多命僧繇畫之。……又金陵安樂寺,四白龍不點眼睛。每云:「點睛,即飛去。」人以為妄誕,固請點之,須臾雷電破壁,兩龍乘雲騰去上天,二龍未點眼者見在。
勸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勸人施捨財物。[例]出家人挨家挨戶勸化,希望能募得整修佛寺的經費。
西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都喜愛漢文化,大量翻譯漢文典籍。不過,西夏最為流行的是佛教,國君的大力提倡,佛經的大量翻譯,全國境內佛寺遍布。 滅亡西元一二二七年,西夏為蒙古所滅。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 西夏英文關鍵字: the western Xia regime 參考資料張元、李孝悌/著。簡明中國歷史。頁158-160。龍騰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蕭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僧寺、寺院。梁武帝造寺院,命蕭子雲書稱蕭寺,後以佛寺稱為「蕭寺」。唐.李賀〈馬〉詩二三首之一九:「蕭寺馱經馬,元從竺國來。」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三本.第一折》:「相國行祠,寄居蕭寺。」
金山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位於江蘇省鎮江縣西北金山上的佛寺。東晉時創建,自唐起通稱為「金山寺」,向為佛教名寺。
眾望攸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眾望所歸」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晉朝高僧帛遠,字法祖,河內人,博學多聞,通梵晉語,於方等經深有研究。他在長安建造佛寺,從事講習,聽眾常達千人。河間王司馬顒對之崇敬有加,帛遠因而聲聞關隴。後來關中大亂,帛遠潛遁隴右,以保雅操。當時張輔為秦州剌史,鎮守隴上。張輔覺得帛遠的名德顯著,「眾望所歸」,就屢次勸帛遠還俗來當自己的幕僚,但帛遠拒不接受,於是結怨。後因他人的讒言,帛遠被張輔所殺。「眾望所歸」這句成語,用來指深得眾人擁護、愛戴。
朣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隱約不明的樣子。唐.韓愈〈謁衡嶽廟遂宿嶽寺題門樓〉詩:「夜投佛寺上高閣,星月掩映雲朣朦。」
民望所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眾望所歸」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晉朝高僧帛遠,字法祖,河內人,博學多聞,通梵晉語,於方等經深有研究。他在長安建造佛寺,從事講習,聽眾常達千人。河間王司馬顒對之崇敬有加,帛遠因而聲聞關隴。後來關中大亂,帛遠潛遁隴右,以保雅操。當時張輔為秦州剌史,鎮守隴上。張輔覺得帛遠的名德顯著,「眾望所歸」,就屢次勸帛遠還俗來當自己的幕僚,但帛遠拒不接受,於是結怨。後因他人的讒言,帛遠被張輔所殺。「眾望所歸」這句成語,用來指深得眾人擁護、愛戴。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