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5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惱羞成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既痛他父親的含冤,更痛那冤由自己而起,這便是他誓死報仇的根子。」 〔注解〕 (1) 趨炎附勢:比喻依附權勢。見「趨炎附勢」。 (2) 庸流:平庸無能的人。 (3) 賢郎:對他人兒子的敬稱。 (4) 牢籠:籠絡。 (5) 吐口:透露口風。 (6) 假公濟私:假借公家的名義以謀取個人私利。見「假公濟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東端,古代東胡族的後人仍然過著游牧生活,已車馬為家,逐水草遷徙。大約在唐朝初年,形成部族聯盟,此後或依附於唐,或聽命於東突厥,他們就是契丹。東突厥亡,回紇衰微,唐朝國事也趨於沒落,氣單逐漸向外擴張。唐末及五代初年,契丹不時南攻,擄掠不少漢人,在各地設置城寨州縣予已安頓。漢人開闢農田,種植穀物,設立冶坊,打造鐵器,還築房舍,建城邑,甚至有了買賣的市場,這些新生事物必然促使游牧的契丹民族產生一些變化。 建國契丹地區的漢人,少數避難而來者之外,大都多是耶律阿保機的戰利品,漢人的生產成果也幾乎由他獨自掌握。因此,耶律阿保機雖然只...
力不從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了許久都沒看到漢室派兵過來,非常著急,鄯善國的國王就寫信給漢光武帝,說明漢帝國再不派兵前來,就只好去依附你們的敵人-匈奴了。漢帝鑒於國內局勢剛剛穩定下來,短期之內無法派兵到西域保護這些國家,於是便回覆說:「我們目前無法派兵前去,你們有歸附漢帝國的心,但力量上無法達到的話,就請你們自行去依附其他國家吧!」這些小國就只好去依附匈奴了。這裡的原文用的就是「力不從心」。後來就演變成為一句成語,用來指心裡想做某事,力量卻無法達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依附。如:「高攀」。《史記.卷一○八.韓長孺傳》:「有如太后宮車即晏駕,大王尚誰攀乎?」《後漢書.卷一.光武帝紀上》:「其計固望其攀龍鱗,附鳳翼,以成其所志耳。」
皈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歸向依附。[例]他歷經大起大落之後,有感於人生無常,決心皈依佛門。
烏合之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管子(?∼西元前644),名夷吾,字仲,春秋齊國潁上人。初事公子糾,後事齊桓公為相。通貨積財,富國強兵,尊周室,攘戎狄,九合諸侯,一匡天下;輔佐桓公成為霸主,桓公尊為「仲父」。管子奠定齊國的法治思想,著重經濟管理,他曾說:「像烏鴉一樣暫時湊合在一起的人,因為沒有組織、沒有紀律,剛開始什麼都好商量,久了就什麼都看不對眼,互相唾棄。表面上雖然還維持良好的關係,但因為沒有交心,權力不在領導人的手上,而在屬下或幕僚,可說是暫時依附、沒有權勢的領導者。」後來「烏合之眾」被用來比喻暫時湊合,無組織、無紀律的一群人。
寄人籬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寄居他人屋下生活。比喻依附他人,而不能自立。《紅樓夢》第九○回:「想起邢岫烟住在賈府園中,終是寄人籬下。」也作「依人籬下」。
攀龍附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依附英主以建立功業。《漢書.卷一○○.敘傳下》:「舞陽鼓刀,滕公廄騶,潁陰商販,曲周庸夫,攀龍附鳳,並乘天衢。」《三國演義》第七三回:「方今天下分崩,英雄並起,各霸一方,四海才德之士,捨死亡生而事其上者,皆欲攀龍附鳳,建立功名也。」也作「攀鱗附翼」、「攀龍附驥」、「攀龍託鳳」、「攀龍趨鳳」、「附鳳攀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託付、依附。如:「寄託」。《論語.泰伯》:「可以託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
1.暫時依附的。如:「寄居」、「寄宿」、「寄食」。
利令智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1.出處2 2.語譯3 3.故事內容4 4.相似、相反詞4.1 相似詞4.2 相反詞5 5.例句 1.出處 漢.司馬遷《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論》 2.語譯 被利慾迷惑,使得理智昏亂。 3.故事內容 戰國時,秦國大將白起攻打韓國,上黨準備依附趙國,平陽君趙豹不同意,但平原君趙勝卻以為佔了大便宜。結果,招致秦軍入侵,趙國大敗,四十萬趙軍全部被殺。司馬遷評論說:這就叫“利令智昏” 4.相似、相反詞 相似詞 見利忘義、財迷心竅 相反詞 見利思義 5.例句 我看他是利令智昏,才會挪用公款。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