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656.263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深惡痛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孟子是戰國時代的思想家,受業於孔子孫子子思的門人,治儒術之道,提倡王道、仁義、輕功利以及性善之說,後世尊稱為「亞聖」。〈盡心章句下〉裡有一段孟子引錄孔子的話說:「過我門而不入我室,我不憾焉者,其惟鄉原乎!鄉原,德之賊也。」原文意思是說:「有人經過我家門前,但不進來屋裡坐坐,而我不會感到遺憾的,只有對鄉愿的人才會如此吧!因為鄉愿是德之賊!」「鄉愿」這種人是「刺之無所刺,非之無所非」的人,也就是最沒有道德標準的人。所以孔子最厭惡這種人。南宋理學家朱熹對於這段話的注釋是:「過門不入而不恨之,以其不見親就為幸,深惡而痛絕之也。」他認為孔子對鄉愿過門不入並不覺遺憾,反以能不見、不接近他們感到慶幸,可見他...
欺世盜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欺世盜名」係由「欺世」及「盜名」二語組合而成。 「欺世」是出自《韓非子.詭使》。戰國七雄中的韓國,因為飽受強鄰秦國的威脅,加上國君無能,人心渙散,以致內憂外患交迫,隨時都可能亡國。韓非身為韓國的諸公子之一,曾在荀子門下受業學習,希望能用一己之才,為國效力,挽救國勢。他雖屢次上書勸諫韓王,卻無法受到重用。於是他把滿腔的壯志雄心,寫成《韓非子》一書。在〈詭使〉篇中韓非認為,君主掌握法度,是為了要擁有生殺的權柄,然而現在遵守法度,想要忠心侍奉君主的人,卻不得進見;而言語巧詐,行為姦軌,僥倖得以偷欺於世的人,反而能夠常常接近君王,得到重用。 「盜名」則是出自《荀子.不苟》。荀子認為:富貴是人性所愛,...
韓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前234)戰國時韓國的諸公子之一。喜刑名法術之學,而歸本於黃老,為人口吃而不能流利地辯說,與李斯同受業於荀卿。曾以書諫韓王而不見用,於是發憤著書五十餘篇,號為韓非子。文章峻嚴峭深,集法家之大成。後秦王攻韓,韓王遣非使秦,為李斯所譖,下獄而死。
頑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固執守舊,不知變通。《北史.卷八一.儒林傳上.張偉傳》:「學通諸經,鄉里受業者,常數百人。儒謹汎納,雖有頑固,問至數十,偉告喻殷勤,曾無慍色。」《文明小史》第三三回:「兄弟自己捐廉,催他們紳士改辦學堂,那知他們頑固得很?起初決計不肯辦,後來經兄弟苦口勸導,把撫憲的意思再三開導,紳士這才答應了。」
子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哲理、政事解詩的思想。子夏至魏國西河(濟水、黃河間)講學,「如田子方、段干木、吳起、禽滑厘之屬,皆受業於子夏之倫」 (《史記•儒林列傳》),還做過崇尚儒學的魏文侯的老師。近人有以為子夏思想中具有「法家精神」,韓非子稱「儒分為八」不及子夏之儒,是因為將之視為法家(見郭沫若《十批判書》)。子夏思想既是早期儒家在三晉的發展,又是由儒入法的關鍵。子夏本人不是法家人物,但以子夏思想為核心的三晉儒家卻非常注重實際。子夏儒學不僅直接影響了戰國早期法家,也間接影響了荀子的思想和韓非子的思想,而荀、韓都是三晉人士,韓非子還曾師從荀子,最...
放浪不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韓非:?∼西元前234,戰國時韓國諸公子之一。喜刑名法術之學,而歸本於黃老,口吃而不善辯說,與李斯同受業於荀卿。曾以書諫韓王而不見用,於是發憤著書五十餘篇,號為《韓非子》。文章峻嚴峭深,集法家之大成。後秦王攻韓,韓王遣非使秦,為李斯所譖,下獄而死。 (5) 詼諧:談話風趣、幽默。 2、「不羈」:《史記.卷八三.魯仲連鄒陽列傳.鄒陽》是以聖王制世御俗,獨化於陶鈞之上,而不牽於卑亂之語,不奪於眾多之口。……今人主沈於諂諛1>之辭,牽於帷裳2>之制,使不羈之士與牛驥同皁3>,此鮑焦所以忿於世而不留富貴之樂也。 〔注解〕 (1) 諂諛:音ㄔㄢˇ ㄩˊ,逢迎阿諛。 (2) 帷裳:車子的帷幔,有障...
業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稱從而受業的老師。《儒林外史》第七回:「現任國子監司業周蕢軒先生,諱進的,便是生員的業師。」《紅樓夢》第七回:「業師於去年病故。家父又年紀老邁,殘疾在身,公務繁冗,因此尚未講及再延師一事。」
授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受業
庖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廚師。《莊子.養生主》:「庖丁為文惠君解牛。」明.馬中錫《中山狼傳》:「汝受業庖丁之門有年矣!」《西遊記》第二三回:「一壁廂又吩咐庖丁排筵設宴,明晨會親。」
端木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生平1.1 端木複姓1.1.1 姓氏源流1.1.2 得姓始祖2 齊吳之戰3 評價4 參考資料 生平  端木賜(前520年-前446年),春秋末年衞國人,字子貢。孔子的得意門生,「受業身通」的弟子之一,孔子曾稱其為「瑚璉之器」,在孔門十哲中以言語聞名。萬仞宮牆典故,出自子貢稱贊孔夫子之學問高深。  子貢利口巧辭,善於雄辯,且有幹濟才,辦事通達。曾任魯、衞兩國之相。他還善於經商之道,曾經經商於曹國、魯國兩國之間,富致千金,為孔子弟子中首富。後世,題詞贈贈商界有成就之人,常以「端木遺風」等,甚至有人奉之為財神。  子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