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9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性格慣於違逆常則的類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三國志.卷四.魏書.三少帝紀.高貴鄉公髦紀》:「昔黥布逆,漢祖親戎。」
史翠雷齊的變;弓箭手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舞名。六幕默劇舞劇。威加諾(Salvatore ViganÔ, 1769-1821)編劇編舞,多人作曲的混合音樂,桑吉里柯(Alssandro Sanquirico)景幕設計,1809年威尼斯嘉年華會的節目之一,菲尼斯劇院(La Fenice)。故事取自一則俄國歷史事件,即1697年的「弓箭手黨變」。該黨在軍中勢力龐大,是支貴族聯盟軍,背後的黨魁是沙皇的姊姊索菲亞(Sophia)公主,他們利用沙皇彼德一世(Czar Peter Ⅰ, 1672-1725)至西歐各國考察期間,企圖推翻他,不過,卻被沙皇發現,匆忙返國,陰謀適時被阻止;本來最後的浴血戰是避免不了,還好在沙皇情婦伊麗莎白(Eliza...
Horst Koegler《The Concise Oxford Dictionary of Ballet》1987、Riccardo Mezzanotte Ed.《The Simon and Schuster Book of the Ballet》1979、Martha Bremser Ed.《International Dictionary of Ballet》1993、Lincoln Kirstein《Four Centuries of Ballet》1984.
後宮變;閨房之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舞名。三幕四景舞劇。菲利浦.塔伊歐尼(Filippo Taglioni, 1777-1871)編舞,拉拔(Thèdore Labarre)作曲,西瑟利(Pierre Ciceri, 1782-1868)、佛歇爾(Léger Feuchères)及岱普烈辛(Desplèchin)等共同舞台設計,羅米耶(Lormier)與杜旁歇爾(Duponchel)服裝設計,首演於1833年12月4日巴黎歌劇院(L´Opéra de Paris)。故事描述蘇丹大將伊斯麥爾(Ismael),在格拉那達(Granada)打敗西班牙軍隊後班師回朝,發覺愛人乳瑪(Zulma)已成為國王毛梅托(Maometto)的寵妃。...
Horst Koegler《The Concise Oxford Dictionary of Ballet》1987、Riccardo Mezzanotte Ed.《The Simon and Schuster Book of the Ballet》1979、Martha Bremser Ed.《International Dictionary of Ballet》1993、Lincoln Kirstein《Four Centuries of Ballet》1984.
暴殄天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定中國統一的規模。雖材力過人,然拒諫飾非、耽於酒色、暴斂重刑,遂導致民怨四起。周武王東伐至盟津,諸侯商者八百;戰於牧野,紂軍敗,自焚於鹿臺。 (5) 暴殄天物:暴殄,不愛惜、任意糟蹋。天物,鳥獸草木等自然界生物。殄,音ㄊ|ㄢˇ。 (6) 烝民:眾民、百姓。 (7) 逋逃:逃亡的罪人。逋,音ㄅㄨ。 (8) 淵藪:比喻人或物聚集的地方。淵,魚所居之處。藪,音ㄙㄡˇ,獸所聚之處。
釜底抽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絕薪止火注音︰ㄐㄩㄝˊ ㄒ|ㄣ ㄓˇ ㄏㄨㄛˇ漢語拼音︰jué xīn zhǐ huǒ釋義︰猶「釜底抽薪」。見「釜底抽薪」條。 01.《漢書.卷五一.賈鄒枚路傳,枚乘》:「(枚)乘奏書諫(吳王濞)曰:『……欲湯之滄,一人炊之,百人揚之,無益也,不如絕薪止火而已。不絕之於彼,而救之於此,譬猶抱薪而救火也。』」 參考詞語︰抽薪止沸注音︰ㄔㄡ ㄒ|ㄣ ㄓˇ ㄈㄟˋ漢語拼音︰chōu xīn zhǐ fèi釋義︰猶「釜底抽薪」。見「釜底抽薪」條。 01.北齊.魏收〈為侯景移梁朝文〉:「授柄姦回,欲求肝膽之誠,更啟危亡之兆,固智者不為,迷者遂去,若抽薪止沸,剪草除根。」
反求諸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出處2 故事3 解釋4 詞意5 例句 出處 「禮記」「不能反躬,天理滅矣」。 故事 相傳三千多年以前,那時正是中國歷史上的夏朝時候,國王就是古代治水有功,嚇嚇聞名的大禹。一次,有一個名叫有扈氏的諸侯突然起兵亂,夏禹王便派他的兒子伯啟率領了夏朝最精銳的部隊,前去圍剿抵抗。  他們雙方在一個叫做甘澤的地方會遇,打了一仗後,結果伯啟的部隊竟被打得落花流水,大敗而逃。這時,伯啟的許多部下和將領們,覺得敗在有扈氏的手裡,實在太不服氣,一致要求伯啟略事整頓休息後當再行出兵還擊。可是伯啟卻很冷靜的對他們說:「用不著再戰了...
助紂為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定中國統一的規模。雖材力過人,然拒諫飾非、耽於酒色、暴斂重刑,遂導致民怨四起。周武王東伐至盟津,諸侯商者八百;戰於牧野,紂軍敗,自焚於鹿臺。 (1) 傾宮之女:住在巍峨宮殿中的后妃佳麗。 (1) 皓:吳王孫皓(西元242∼284),字元宗,一名彭祖,字皓宗。在位期間,專橫殘暴,奢侈荒淫,大失民心。天紀四年,晉武帝六路出兵攻吳,皓出降,吳亡,在位十六年。
欲蓋彌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左傳.昭公三十一年》冬,邾黑肱以濫來奔,賤而書名,重地故也。君子曰:「名之不可不慎也如是。夫有所有名,而不如其已。以地,雖賤必書地,以名其人,終為不義,弗可滅已。是故君子動則思禮,行則思義,不為利回1>,不為義疚2>。或求名而不得,或欲蓋而名章3>,懲不義也。齊豹為衛司寇,守嗣大夫,作而不義,其書為「盜」。邾庶其、莒牟夷、邾黑肱以土地出,求食而已,不求其名,賤而必書。此二物者,所以懲肆而去貪也。若艱難其身,以險危大人,而有名章徹,攻難之士,將奔走之。若竊邑君,以徼大利而無名,貪冒之民.將寘力焉。是以《春秋》書齊豹曰「盜」,三人名,以懲不義,數惡無禮,其善志也。故曰:《春秋》之稱微而顯,...
因噎廢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呂氏春秋》一書為戰國時秦相呂不韋聚集門客,各記所聞論述而成,種種異說雜陳於書中,為雜家之祖。〈蕩兵〉一篇主要論述用兵的重要,為辯駁墨家非攻之說而作。作者認為,父母若從不鞭打小孩,便無法禁止孩子的逆頑劣;國家若沒有刑罰,便無法禁止人民的相互衝突;天子若不行誅伐,便無法禁止諸侯之間的的暴力相向。所以一些必要的懲罰不應該廢除,只是在運用時必須有技巧。在用兵方面也是同樣的道理,聖明君王應擁有可除暴安良的軍隊,而非不需要軍隊。假使有人在吃飯時噎死,就禁止天下人飲食;有人在乘船時溺死,就禁止天下人乘船;都是很荒謬的事!那麼,有人因為曾有君王用兵喪失國家,就想盡廢天下的軍隊,同樣是荒謬的事。那軍隊是不能...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