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9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84.386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舉足輕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 隗將軍:隗囂(?∼西元33),字季孟,東漢成紀人。王莽末,據隴西,稱西州上將軍,旋屬光武,後又附公孫述,光武西征,囂敗死。 隗,音ㄨㄟˇ。 (5) 蜀:四川省的簡稱。此指公孫述。 (6) 漢:指東漢(西元25∼220),光武帝至獻帝都於洛陽,因洛陽在西漢首都長安的東邊,故稱為「東漢」。又因建於劉邦所建的西漢之後,並承續其國脈,故亦稱為「後漢」。
循規蹈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反詞:離經道、胡作非為、為非作歹
並駕齊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南朝宋.劉勰《文心雕龍.附會》夫文變多方,意見浮雜,約則義孤,博則辭,率故多尤,需為事賊。且才分不同,思緒各異,或製首以通尾,或尺接以寸附,然通製者蓋寡,接附者甚眾。若統緒失宗,辭味必亂;義脈不流,則偏枯文體。夫能懸識腠理,然後節文自會,如膠之粘木,豆之合黃矣。是以駟牡異力1>,而六轡如琴2>;並駕齊驅,而一轂統輻3>;馭文之法,有似於此。去留隨心,修短在手,齊其步驟,總轡而已。 〔注解〕 (1) 駟牡異力:共駕一車的四匹雄馬力不齊一。駟,音ㄙˋ。四匹馬。牡,音ㄇㄨˇ,雄性鳥獸。 (2) 六轡如琴:控制馬的六條韁繩如琴音般的和諧。轡,音ㄆㄟˋ,控制牛、馬等牲口的韁繩。 (3) 一轂統輻...
得隴望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岑彭為東漢人,新朝王莽時在自己的家鄉棘陽擔任縣官。後來劉秀起兵反新,欲光復漢王朝,岑彭便帶兵投靠,被任命為大將軍,立下不少汗馬功勞,頗得信賴與賞識。岑彭跟著劉秀一路打天下,攻克天水之後,便與偏將軍吳漢把將隗囂(ㄨㄟˇ ㄒㄧㄠ)圍困在西城,正當此時,劉秀卻因有其他要事而必須先回首都洛陽。劉秀雖然必須離開,但心中記掛的卻是另一個心腹大患,就是在西蜀擁兵自重的公孫述,於是在臨行前留了一封信交代岑彭:「等攻下了西城後,便可以直接發兵南下攻打西蜀的公孫述。」接著又嘆道:「人心總是苦於不能知足啊!攻下隴西,又盼望能進軍西蜀,其實每次發兵,我的頭髮、鬢角就要白一些啊!」後來劉秀的確也消滅了據隴的隗囂和據蜀...
赴湯蹈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他倡議削諸侯封地,讓各諸侯王懷恨在心,當景帝果真採用其議,削奪諸侯王封地時,吳、楚等七個諸侯國便舉兵變,要求皇帝誅殺鼂錯,形成西漢史上著名的「七國之亂」。景帝為平息內亂,於是答應諸侯王的要求,犧牲了鼂錯。鼂錯雖然含怨而終,但他所提出的種種建議,對景帝都有極大的影響力。例如他曾對邊塞的守備提出建議,主張應用鼓勵的方式激勵將士保衛疆土,他說:「對於能固守城池及戰勝敵人者,要給予爵位以示獎賞;對於能攻陷敵方城池者,要贈予所得的財貨以增加他的財富與權勢。唯有如此,才能使將士們甘願冒著生命的危險,不顧生死的為國效忠。」後來「赴湯蹈火」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奮不顧身,不避艱險。但也有學者以為...
得不償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得不酬失注音︰ㄉㄜˊ ㄅㄨˋ ㄔㄡˊ ㄕ漢語拼音︰dé bù chóu shī釋義︰酬,報償。「得不酬失」即「得不償失」。見「得不償失」條。 01.《後漢書.卷八七.西羌傳》:「論曰:『……軍書未奏其利害,而離之狀已言矣。故得不酬失,功不半勞。』」(源) 參考詞語︰得不償費注音︰ㄉㄜˊ ㄅㄨˋ ㄔㄤˊ ㄈㄟˋ漢語拼音︰dé bù cháng fèi釋義︰猶「得不償失」。見「得不償失」條。 01.宋.蘇過〈論海南黎事書〉:「我特清野以避其鋒,使來無所獲,得不償費。」 參考詞語︰得不補失注音︰ㄉㄜˊ ㄅㄨˋ ㄅㄨˇ ㄕ漢語拼音︰dé bù bǔ shī釋義︰猶「得不償失」。見「得不...
朝令夕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令夕改」的書證如《舊唐書.卷一一五.柳公綽列傳》:「長慶元年,罷使,復為京兆尹、兼御史大夫。時河朔復,朝廷用兵,補授行營諸將,朝令夕改,驛騎相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亂。如:「發難」、「兵難」。《公羊傳.隱公四年》:「請作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奴隸、奴婢。《荀子.禮論》:「君子以倍之心接臧穀,猶且羞之。」
無所適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1.《北齊書.卷二三.魏蘭根列傳》:「從行台蕭寶寅討破宛川,俘其民人為奴婢,以美女十人賞蘭根。蘭根辭曰:『此縣界於強虜,皇威未接,無所適從,故成背。今當寒者衣之,飢者食之,奈何將充僕隸乎?』」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