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9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69.986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背、造反。《國語.周語下》:「視遠,日絕其義;足高,日棄其德;言爽,日反其信;聽淫,日離其名。」
十惡不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據《隋書.卷二五.刑法志》載,隋文帝開皇年間,朝臣根據前代舊法制定死刑、流刑、徒刑、杖刑、笞刑等五種刑法,並且採納及增刪北齊十大惡刑的條目,按上「十惡」這個名稱,分別是:謀反、謀大逆、謀、惡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義、內亂等十大罪刑。規定只要是犯了這十大罪刑其中一種,和因為殺人已經被判刑確定的人,即使遇到皇帝大赦天下,也不在赦免罪刑的範圍之內。後來這個典故被濃縮成「十惡不赦」,用來形容罪大惡極,不可饒恕。
騎虎難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永嘉之亂後,晉室南遷,天下仍不太平,各地均有亂。晉成帝時,蘇峻起兵亂,進逼京師,情勢十分危急。那時以陶侃為首,聯合溫嶠等人共同討伐軍,卻一直無法取勝。陶侃感到勢不可為,想要退兵,溫嶠便說服他,說:「天子受到小人逼迫,社稷動盪不安,正是臣子報效國家的時機。如今的情勢,已經不容我們退縮,就好像騎上了老虎,難以下來啊!」陶侃無法反駁,便留下來繼續領導眾人,終於平定了蘇峻之亂。後來「騎虎難下」這句成語,就從南朝宋.何法盛〈晉中興書〉所記溫嶠言「騎虎之勢,可得下乎」演變而出,比喻事情迫於情勢,無法中止,只好繼續做下去。
死灰復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4.清.谷應泰《明史紀事本末.卷四五.寘鐇之》:「劉六、劉七、齊彥名等初發難于霸州。……劉六沉于水濱,此亦天亡之秋也。然而舍陸登舟,死灰復燃,賈其餘勇,三江騷動。」
口是心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刑逼死。 ◎2《抱朴子.內篇.微旨》若乃憎善好殺,口是心非,背向異辭,反戾直正,虐害其下,欺罔其上,其所事,受恩不感,弄法受賂,縱曲枉直,廢公為私,刑加無辜。……凡有一事,輒是一罪,隨事輕重,司命奪其筭紀,筭盡則死。
心血來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斥紂王,並欲揪打妲己,紂王惱羞成怒,竟又把黃妃推下摘星樓。黃飛虎對紂王之暴虐無道深惡痛絕,於是決定反,其父黃滾苦勸不聽,也只好跟著逃。黃家一行人走到界牌關,被守關大將余化阻擋,雙方交戰,黃飛虎等人被擒。仙人太乙真人感應到黃家父子受難,便派哪吒前往援助。哪吒憑著高強的武功打敗余化,救了黃氏一家人。書中描述太乙真人對黃家受難之感應,文云:「太乙真人閒坐碧遊床,正運元神,忽心血來潮。」而說書人則在此句後加注道:「但凡神仙,煩惱、嗔痴、愛慾三事永忘,其心如石,再不動搖;心血來潮者,心中忽動耳。」故知「心血來潮」這句成語本是用來形容修練成仙者,心思原無波動,但卻突然對人事有所感應與預知,但後來語義轉...
披肝瀝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3.《明史.卷二四五.黃尊素列傳》:「律例,非逆十惡無死法。今以披肝瀝膽之忠臣,竟殞於磨牙礪齒之凶豎。」
困獸猶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近義:垂死掙扎,負嵎頑抗反義:束手就擒,坐以待斃辨似: 「困獸猶鬥」及「負嵎頑抗」都有奮力抵抗的意思。 「困獸猶鬥」多用在被圍困的絕境中;「負嵎頑抗」用在有所憑藉的情況下。 困獸猶鬥 負嵎頑抗 辨似例句 ○ ㄨ 敵人雖然已經被包圍了,但他們仍在作~的掙扎。 ㄨ ○ 面對聯軍的鎮壓,軍依然扼守在塹壕中~。
懲前毖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這個流言後,逐漸地對周公失去信任,周公為了避嫌,便主動求去。周公走後,管、蔡等人如魚得水般地進行種種亂,這時成王知道自己上了當,才趕緊又把周公召回。周公回來平息了亂,也對管、蔡等人做出懲處。事後,成王深切反省,並對眾臣說:「我一定會有所警惕,謹言慎行,避免再犯過錯。希望諸位臣子不要像管、蔡一樣,引我誤入歧途,否則我必然將施予嚴懲。」成王話中以「予其懲而毖後患」表示自己改過的決心,後來「懲前毖後」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指以從前的過失為教訓,戒慎自己不再犯錯。
罪魁禍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遺孽,呂文煥是亂賊。呂文煥問文天祥為何這麼罵,文天祥馬上痛斥呂文煥說:「你引狼入室,帶領蒙古軍南下,逆誤國,讓國家遭遇如此不幸,這樣的『罪魁』,你不是亂賊誰是亂賊?小孩子都罵你,何止只有我罵你!」後文天祥督諸路軍馬抗元,兵敗被俘,英勇就義。 「禍首」一語見於《東觀漢記.卷一五.申屠剛》。周武王滅商後,分封魯地予周公,但周公一直未到封地。武王死後,這裡的淮夷、徐戎同時亂,周公東征平定了亂,穩定了局勢。周公因為輔佐年幼的成王,無法到封地,為了預防「禍首」再度俟機為亂,便讓他的兒子伯禽代他受封,讓伯禽鎮守這一地區,並要他鞏固和擴大自己的勢力,成為周王朝強有力的後盾。後來這兩個詞語被合用成「罪魁...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