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沉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陷於某種不好的嗜好或境地中,無法自拔。[例]他整天沉溺在過去的回憶中,不思振作。
夫唱婦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妻子跟從丈夫,互相應和。比喻夫妻相處和睦。[例]他與妻子擁有共同的嗜好,兩人夫唱婦隨,感情十分融洽。
行為主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謂的“自我強化”(self- reinforcement),像許多人會主動去幫助他人、從事自己喜愛的嗜好,是因為自己想做,而且也在活動中覺得“自我酬賞”(self- rewarding)。  2、系統脫敏療法(systematic desensilization)  基本上是相信人不可能同時緊張又放鬆,亦即有衝突性的情緒與行為。這是Jacobson(1938)開創、經由Wolpe(1958)所繼續研發出來的(張厚粲,1997),根據古典條件(classical conditioning)的原理所研發的治療法,認為行為是經...
價值澄清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活中經常面臨的價值混淆、價值衝突的問題作為素材,並且是學生關心、注意的主題,如網咖、網際網路、朋友、嗜好,且要配合學生年齡及成熟度;在活動設計方面,教師須掌握生動有趣的精神,活用書寫活動、澄清活動及跑論活動。書寫活動是讓學生以紙筆來填寫一些問題,以澄清學生的思考;澄清活動是教師針對兒童的言行與感受給予適切的反應,並引導學生澄清其價值觀念;討論活動是指教師對於學生的回答不做評論,也不加以主導,只是持續引導學生做更開放的討論。為了有效實施價值澄清的教學方法,教師在平時宜留意報章雜誌的資料和日常生活的例子,以作為教學素材。在教...
工作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兩核心概念;主觀上,行為人將之作為生活關聯的活動;而客觀上,工作係指在一定期間內反覆之行為,然若純屬嗜好或偶一為之的行為,則非憲法上關於工作權之保障範圍。 作為社會權的工作權:勞動基本權勞動基本權係指國家應積極地保障在當前現實資本主義社會下,經濟、社會地位居於弱勢的勞工等,藉由團結之實力,以達到與資方對等的交涉地位,以實現實質之契約自由原則,獲得合乎於人性尊嚴之對待。因此勞動基本權益屬於社會權內容之一。 工作權之主體工作權之基本權主體為本國之自然人與法人,而外國自然人則須取得我國主管單位之工作許可,使得在我國就業,主要以...
淡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不在意、不經心。《大戴禮記.哀公問五義》:「若天之司,莫之能職;百姓淡然,不知其善。」《儒林外史》第四四回:「我愚弟也無甚麼嗜好,夫妻們帶著幾個兒子,布衣蔬食,心裡淡然。」
口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對食品的嗜好。如:「川菜的辛辣,最合他的口味。」
家政教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數學知能;烹調活動則整合了物理、化學、營養學、能源效率、鍋具餐具等材料科學、美學等知能;對飲食口味、嗜好、品味與飲食文化的形成與認識,則又整合地理、歷史、社會文化習俗等知能。總之,「家政」係整合上述學習領域知能及實踐價值教育、消費教育、環境教育、兩性教育、休閒教育及生活藝術等活生生的生活教育。「關懷典範」的課程設計。「關懷」的本質上是一種動機、心理傾向或心理活動,也是一種覺醒或較恒久性的承諾;它既是一種認知表現,也是一種情感表現。「關懷」涉入個人對自己、他人及自然的知覺、感受、思維、表現與行為舉止,期能建立彼此間的和諧關...
讀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閱讀書籍。[例]他的嗜好是讀書,所以常逛書店買書。
愛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喜愛、嗜好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