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649.040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水邊。《書經.微子》:「今殷其淪喪,若涉大水,其無津涯。」漢.王充《論衡.驗符》:「廬江皖侯國,民際有湖。皖民小男,曰陳爵陳挺,年皆十歲以上,相與釣於湖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人或豎立的物體因本身或外來因素而橫躺下來。如:「跌倒」、「摔倒」、「臥倒」、「大水沖倒龍王廟」。《文選.司馬相如.上林賦》:「弓不虛發,應聲而倒。」
集腋成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源之水也;千鎰4>之裘,非一狐之白也。夫惡有同方取不取同而已者乎?蓋非兼王之道也。是故天地不昭昭,大水不潦潦,大火不燎燎,王德不堯堯者,乃千人之長也。其直如矢,其平如砥,不足以覆萬物。是故谿陝者速涸,逝淺者速竭,嶢埆者其地不育,王者淳澤,不出宮中,則不能流國矣。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慎子.知忠》。 (2) 辭:推卻、不接受。 (3) 違:反、背。 (4) 千鎰:千金。鎰,音|ˋ,古代計算重量的單位。以二十兩或二十四兩為「一鎰」。〔參考資料〕 《慎子.知忠》父有良子,而舜放瞽叟。桀有忠臣,而過盈天下。然則孝子不生慈父之家,而忠臣不生聖君之下,故明主之使其臣也,忠不得過職,而職...
滔滔不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且以滿溢的美酒,和燒烤烹煮過的美食,作為祭祀的供品。用歌曲、舞蹈來歡迎,並祈求神靈降福,像奔流不停的大水,連續不斷,永遠不竭。文獻原來用「滔滔不竭」,竭是盡的意思。後來演變成「滔滔不絕」,絕是中斷的意思。「滔滔不絕」用來形容說話連續不斷。較早的書證如《蕩寇志》第三二回:「張繼問起曹州攻取之法,成英反覆議論,滔滔不絕,口若懸河,張繼一毫不懂,連聲稱是而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慰問遭遇不幸的人或團體。《左傳.莊公十一年》:「秋,宋大水,公使弔焉。」唐.韓愈〈後廿九日復上書〉:「古之士,三月不仕則相弔。」
勢如破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年,故稱「百年之寇」。 (3) 克:戰勝。 (4) 向暑:接近夏天。向,接近。 (5) 水潦:大水。潦,音ㄌㄠˋ。通「澇」。 (6) 俟:等待。 (7) 預:杜預(西元222∼284),字元凱,西晉京兆杜陵人。晉武帝任命為鎮南大將軍,率兵滅吳,結束三國鼎立局面,後封為當陽縣侯。 (8) 樂毅:戰國時人,生卒年不詳。燕國名將,昭王時拜為上將軍,曾率燕、趙、楚、韓、魏五國兵伐齊,下齊七十餘城,封昌國君。 (9) 濟西一戰:指戰國時,樂毅率燕、趙、楚、韓、魏五國兵伐齊,大敗齊軍於濟水西岸,齊泯王亡走莒城。樂毅趁勢攻入齊國首都臨淄,總計攻下七十餘城。 (10) 并:通「併」,兼併。 ...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水奔湧翻騰的樣子。常用疊詞「滾滾」。《集韻.上聲.混韻》:「滾,大水流貌。」如:「白浪翻滾」、「滾滾黃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河川名。古代濄水的分支。約在今大陸地區山西省太原市境內。《爾雅.釋水》:「濄為洵。」晉.郭璞.注:「大水溢出別為小水之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乘船渡水。《詩經.邶風.匏有苦葉》:「招招舟子,人涉卬否。」唐.韓愈〈閔已賦〉:「行舟楫而不識四方兮,涉大水之漫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水勢盛大。明.張自烈《正字通.水部》:「浩,大水盛貌。」如:「浩瀚江河」、「水勢浩淼」。《書經.堯典》:「湯湯洪水方割,蕩蕩懷山襄陵,浩浩滔天。」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