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512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物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物品、東西。《西遊記》第一二回:「玄大喜,即便謝了恩,領了物事,更無留滯之意。」《初刻拍案驚奇》卷一:「我自到海外一番,不曾置得一件海外物事。」也作「事物」。
名標雁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位於陝西長安慈恩寺的雁塔。唐代玄所立。唐代士子會試中進士後,多向塔上題名,後世乃作為中試的頌語。明.劉兌《金童玉女嬌紅記》:「全不問身跳龍門,名標雁塔。」
瑜伽行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乘佛教宗派之一。此派以彌勒、無著、世親之學為宗。主張一切現象都是心識所轉化變現。只有心識是真實存在,現象是幻有。立八識,以第八識阿賴耶識為輪迴的主體。此派經真諦、玄傳入中國。也稱為「唯識宗」。
舍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教修行者遺體焚化之後,所結成的珠狀或塊狀的顆粒。其色有三種,骨為白舍利,髮為黑舍利,肉為赤舍利。為梵語śarīra的音譯。它象徵修行者在戒、定、慧的成就。唐.玄《大唐西域記.卷一.迦畢試國》:「曷邏怙羅恐王珍貴舍利,追悔前恩,疾往伽藍,登窣堵波,至誠所感,其石覆缽自開,安置舍利,已而疾出,尚拘衣襟。」《西遊記》第八回:「放舍利之光,滿空有白虹四十二道,南北通連。」也稱為「舍利子」。
物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物品。唐.玄《大唐西域記.卷一.縛喝國》:「土地所產,物類尤多。水陸諸華,難以備舉。」
唯識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教典籍,一卷。世親著。主張沒有客觀的外境和對象,一切的現象只是心識的變現之唯識思想。在漢譯本有三種,唯識論是後魏瞿曇般若流支譯本之名。此外尚有南朝陳真諦所譯大乘唯識論以及唐玄所譯唯識二十論。
維摩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教典籍。現存的漢譯本有三:一、三國吳支謙所譯的《維摩詰經》,二卷。二、後秦鳩摩羅什譯的《維摩詰所說經》,三卷。三、唐玄譯的《說無垢稱經》,六卷。本經是早期大乘經典之一。經中維摩詰示現生病,以引來佛弟子和菩薩的探望,在病榻之前透過幽默、精采的辯論,批評當時流行的各種佛教思想。再配合不可思議的神通,中觀思想得以深刻有趣的表達,是中國和印度最流行的佛教經典之一。甚且編成戲劇。本經除漢譯本外,尚有梵語本和藏譯本傳世。
唯識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乘佛教宗派之一。此宗以彌勒、無著、世親之學為宗。主張一切現象都是心識所轉化變現。只有心識是真實存在,現象是幻有。創立八識說,以第八識阿賴耶識為輪迴的主體。此派經由真諦、玄傳入中國。也稱為「法相宗」、「瑜伽行派」、「瑜伽宗」。
烈烈轟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氣勢壯盛,不同凡響。《西遊記》第一二回:「這去玄再拜謝恩,在那大街上,烈烈轟轟,搖搖擺擺。你看那長安城裡,行商坐賈、公子王孫、墨客文人、大男小女,無不爭看誇講。」《精忠岳傳》第三八回:「男兒要遂封侯志,烈烈轟轟做一場。」也作「轟轟烈烈」。
窺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632~682)唐代高僧,京兆長安人。為中國法相宗的創始人之一。十七歲出家,奉敕為玄弟子,二十五歲參加玄譯場。他主要的貢獻除了協助玄翻譯外,對新譯經典作了詳細的注疏,有「百部疏主」之稱。並著有《大乘法苑義林章》。弟子有慧沼等,因常住大慈恩寺,世稱為「慈恩大師」。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