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671.369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道路的一段。如:「里程」、「路程」、「送你一程」。
事情進行的經過或順序。如:「過程」、「歷程」、「議程」、「日程」、「課程」、「程序」。
衡量、估計。如:「計日程功」。
階段、地步。如:「程度」。
法式、規範。如:「章程」、「規程」、「程式」。
教學模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習經驗、致力、性向與動機等;以及確定學生是否具備教學所需之行為能力,並為每位學生預定教學活動。3.教學程序(instruction procedures):包含選擇教材、教法、教學原則與技術,設計達成目標之一系列有效計畫,並實施教學。4.評鑑(evaluation):教學過程中或單元結束時,評鑑學生以確定教學是否成功達到目標,進而根據評鑑結果,再修正教學模式中的其他因素。5.回饋(feedback):一面指出評鑑結果應如何修正目標、預估和教學程序,...
實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實際、其實。如:「名義上是大學生,實在只是個小學程度。」
精熟教學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學任務。其提出的”熟練公式”包含以下步驟:(1)預測驗(2)教學(3)測驗教學結果(4)修正(5)教學程序(6)再教學(7)再測驗(8)熟練2.卡羅(John B. Carroll)學校學習模式理論:”性向”是學習速率之指標而非學習成果之指標。學習某一學科之”性向”可是為學習該科目教材到某一水準所需之”時間量”。卡羅根據此性向觀點,提出學校之學習模式,他相信如果給學習者所需要之學習時間,而學習者也適當地花了相當的時間去學,學習者應該可以獲致某種程度之學習成就。3.布魯姆(Benjamin S. Bloom)時期:其所提出...
完全中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展學校本位課程,由國中、高中教師參與設計課程。h.技藝教育課程得自中三開始修習,並應與中四至中六職業學程相互銜接。i.各類稟程中科目的設計得採群組的方式開設一系列科目。j.職業學程應依以下六項原則妥善規劃:(a).職業學程含實用技能班,職業學程之規劃和設置,應考慮社區資源、學校設備、及師資現況等條件。(...
國立臺中高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校教職員工計315人。現有班級數:日校75班(含綜合職能科及資源班) 學生人數3,023人;實用技能學程24班學生人數929人、附設進修學校18班學生人數647人,為國內工業類科指標學府。本校創立迄今屆滿70年,已發展成國內工業教育指標學府,人才輩出。歷屆畢業校友近5萬人,分佈海內外,無論在政府機構、學術界、公民營企業或成功創業,皆卓然有成,尤其培育出技術菁英多數投入產業界,或為產業界之金字品牌,享譽社會。目錄1 英文名稱2 校徽3 校訓4 教學單位5 校史6 參考資料 英文名稱National Taichung Ind...
國立曾文農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樸、勤、毅 教學單位畜產保健科園藝科食品加工科電子科電機科化工科機械科製圖科汽車科綜合高中實用技能學程綜合職能科 沿革本校創立於民國三十四年十一月二十九日,其前身為「曾文專修農業學校」。翌年二月始依我國學制設立「台南縣立曾文初級農業職業學校」,並由李兆彥先生出任校長。自三十九年試辦高農,設農藝科一班,至四十一年始奉准成為「三三」制完全農校。四十六年改農藝科為綜合農業科,五十二年再增農產製造科,迄五十三學年全校高、初農兵十二班,學生數總共四百九十有五人。五十四年秋改隸省立,省府派黃為業先生為改隸後首任校長。五十五學年停招...
增強論(reinforcement_theory)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教學機。他強調在學習中應遵循小步子和及時反饋的原則,將大問題分成許多小問題,循序漸進;他還將編好的教學程式放在機器里對人進行教學,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斯金納的強化理論和弗隆的期望理論都強調行為同其後果之間關係的重要性,但弗隆的期望理論較多地涉及主觀判斷等內部心理過程,而強化理論只討論刺激和行為的關係。 增強論具體應用的行為原則經過強化的行為趨向於重覆發生。所謂強化因素就是會使某種行為在將來重覆發生的可能性增加的任何一種“後果”。例如,當某種行為的後果是受人稱贊時,就增加了這種行為重覆發生的可能性。要依照強化對象的不同採用不...
道德兩難問題教學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尊嚴和道德自律)。基本上,此法是以生活中真實或假設性故事所呈現兩難為內容,提供學生討論和選擇之用。教學程序為以下步驟:1.引起學生學習動機;2.呈現道德兩難的故事(用板書、講義、投影片、powerpoint方式);3.學生察覺兩難問題性質;4.學生寫下暫時性的理由;5.學生進行分組討論;6.各組提出分組報告並書寫理由;7.全班一齊討論,個人可改變當初所做的決定及理由;8.教師針對學生討論提出歸納,並提醒學生留意周遭道德事件。這種教學方法揚棄了過去單向灌輸,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對於學生道德認知發展有幫助,一般在「生活教育」或...
批判思考教學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完整。教室內的座位安排:盡量讓學生能面對面看到對方。教師的教學和行為的示範:教師本身教學表達清楚、教學程序有計畫且系統分明。 過程與內涵以解決問題為開端,已有關信念與行動的決定作結束。作推論前,個人先詢求一個探討或推廣的基礎,這個基礎包括由他人觀察而得的訊息;個人先前所下的可接受的結論;以及從經驗、環境與學歷中所得的背景知識。在整個批判思考過程中,澄清的活動及批判思考的意象隨時都在發生作用。 資料來源黃政傑(2012)。教學原理。師大書苑有限公司。125-127。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批判思考教學法英文關鍵字:Critic...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