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115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偵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情報蒐集的手段。以偵測觀察的方法,來獲悉所需敵情、地形、障礙設施及工事等情形的情報資料。可分為地面偵察和空中偵察兩種,包括目視、照相、電子、天候、放射線測量等方法。
|
不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審慎明察。三國魏.嵇康〈養生論〉:「世人不察,惟五穀是見。」《三國演義》第一六回:「夫除一人之患,以阻四海之望。安危之機,不可不察。」
|
覺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察知。《宋史.卷二六四.沈倫傳》:「以倫與之同列,不能覺察,詔加切責。」
|
明察暗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公開調查,暗中了解。《兒女英雄傳》第二七回:「丈夫的品行也去了,她的聲名也丟了。她還在那裡賊去關門,明察暗訪。」也作「明查暗訪」。
|
觀察學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觀察學習是學習者觀察到示範者的行為和該種行為的增強過程,雖然並未參與該種行為,也未直接獲得增強,卻可因此模仿示範者的行為,而完成學習,亦稱為替代學習(vicarious learning)。
觀察學習的理論是介於制約學習與認知學習之間的一種學習理論。由於學習者憑觀察別人因行為表現而得到獎賞,因而學到加強或抑制該行為,此種以認知歷程代替直接嘗試的學習,亦稱為無嘗試的學習(No-Trial Learning)。 觀察學習的歷程主要包括五個步驟:首先是學習者注意到示範者的行為;其次是學習者將所觀察到的知覺經驗貯存到記憶系統中;再次是學習者發展出複製此行為的能力;第四是... |
習而不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習慣了某種事物,便不易察覺出其中的問題。明.朱國禎《湧幢小品.卷一二.士戲》:「林堯叟謂得臣輕用民命,便解作戲弄之戲,學者習而不察,以為實然。」
|
糾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糾舉檢察。《後漢書.卷六五.皇甫張段列傳.皇甫規》:「又在位素餐,尚書怠職,有司依違,莫肯糾察。」《新唐書.卷一九二.忠義列傳中.賈循》:「因令糾察所在,遷檢校右散騎常侍,封武威郡王。」
2.維持公共秩序。如:「他擔任這次示威遊行活動的糾察工作。」
3.維持公共秩序的人。如:「每天上下學,他與同學輪值當糾察。」
|
察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分別辨析。《老子》第二○章:「俗人察察,我獨悶悶。」《新唐書.卷二○七.宦者傳上.吐突承璀傳》:「以黃門直東宮,為掖廷局博士,察察有才。」
2.潔淨。《楚辭.屈原.漁父》:「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
察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仔細觀察審慎接納。如:「察納雅言」。《晉書.卷五六.列傳.江統》:「思竭愚誠,謹陳五事如左,惟蒙一省再省,少垂察納。」三國蜀.諸葛亮〈出師表〉:「陛下亦宜自課,以諮諏善道,察納雅言。」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