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3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96.8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自暴自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4.《鏡花緣》第二二回:「晚生倘稍通文墨,今得幸遇當代鴻儒,尚欲勉強塗鴉,以求指教,豈肯自暴自棄,不知抬舉,至於如此﹗」
雪上加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景德傳燈錄.卷八.大陽和尚》伊禪師參次,師云:「伊禪,近日一般禪師,向目前指教人了取目前事,作這個為人,還會文彩未兆時也無?」伊云:「擬向這裡致一問問和尚,不知可否?」師云:「答汝已了,莫道可否。」伊云:「還識得目前也未。」師云:「是目前作麼生識?」伊云:「要且遭人點檢。」師云:「誰?」伊云:「某甲。」師便咄之,伊退步而立。師云:「汝只解瞻前1>,不解顧後2>。」伊云:「雪上更加霜。」師云:「彼此無便宜。」 〔注解〕 (1) 瞻前:向前看望,指重視自己在人前的表現。 (2) 顧後:向後回看,指顧慮自己在人後的修為。 ◎2《景德傳燈錄.卷一九.韶州雲門山文偃禪師》諸和尚子,饒你道有什...
生命教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生命,並且能夠與他人、社會和自然建立良好的互動關係,進而能珍惜人類所共同生存的環境。所以,生命教育係指教導個體去了解、體會與實踐「愛惜自己、尊重他人」的一種價值性活動。三、以知行合一為生命實踐的目標,為整合知情意行的教育生命教育以人為主體,從生活經驗出發,以培養現代人所需的基本能力為目標,不單以知識的獲取為滿足。兩者都強調「統整」重要,不論是外在的學習、知識領域、或是個體身、心、靈的調和,以及個體與外界人事物統整互動的能力。一般而言,生命與教育息息相關,生命是教育的根本,而教育是生命的動力,國內諸多學者研究指出,生命教育...
多元評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一、多元評量的意義2 二、動態評量(Dynamic Assessment)3 關鍵字4 參考資料 一、多元評量的意義以Gardner的多元智能理論為基礎所引申出的多元智能教學及多元智能評量,是指教師可以讓學生多元的表達其對學習內容的感受和接受方式,包括語文、數學邏輯、空間視覺、音樂節奏、肢體律動、人際合作、對自我的反省,以及對大自然的觀察等方式。多元評量指的是「以最真實的評量來鑑定學生的學習成效,同時以多種評量方式與措施進行教學評量」。學生要多元表達,教師則宜多元評量的方法評量學生多元智能,進而開發學生不同的潛能...
文化回應教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化回應教學的概念起源於1970年代,目的在協助有文化差異的學生能夠有更公平的機會去追求卓越的表現。意指教室內的教學能夠參照族群的特色,在課程和教學上考量學生的文化背景與學習型態,以學生的母文化作為學習的橋樑,協助有文化差異學生能夠有更公平的機會去追求卓越的表現。相較於多元文化教育,文化回應教學的目標(提升學業成就)與對象(弱勢族群中低學業成就者)較為明確,是屬於知識上的增能,並且透過知識上的增能提升自信,進而達到情感上的增能。因此其內涵有四面向:建立包容、發展態度、提升意義、培養能力。不同學者對文化回應教學之定義(一)B...
逼上梁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 (6) 聲喏:拱手作揖,稱「諾」致意。喏,同「諾」,古人表示致意或應承之詞。 (7) 教頭:指教練武藝的老師。 (8) 爭奈:怎奈、無奈。
教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學規準,用來檢視平時教學內容、教學結果、教學社記的適切性。包括以下三項:1. 認知性:教學的認知性是指教學內容應合乎事實,且能經過其他人物、時空的驗證。2. 價值性:教學的價值性是指教學結果有其意義及道德作用。3. 自願性:教學的自願性指教學過程能合乎學生的學習意願與動機。 專業性的規準(註1.2)專業性的教學規準,用以評量教學目的、教學意圖、教學成效的完成標準。包括以下三項...
掛一漏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顧及者少,遺漏者多。常用於自謙思慮不周。[例]這篇論文雖構思良久方才成篇,相信仍有掛一漏萬之處,敬請不吝指教
鷹架理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由來2 最近發展區(ZPD)3 主要功能4 解釋5 舉例 由來俄羅斯心理學家-維高斯基(L.S.Vygosky)所提出,指教育孩童如同建築房屋,得了解孩童特性,適時地給予外在幫助,使孩子獲得最佳支援。當孩子能獨立解決某個問題時,就可減少協助,使孩童能養成解決問題的能力,漸漸解決各式各樣的問題,隨後將鷹架逐漸拆下來。主要意義是指:兒童內在心理能力的成長有賴成人或能力較強的同儕協助,而這種協助應該建立在學習者當時的認知組織特質上。當成年人協助兒童在維高斯基(Vygotsky)人類發展理論中所謂的最近發展區(ZPD, ...
英國教育哲學家皮德思所提(Peter’s three Education Criterias: Cognitiveness, Worthwhileness, Voluntariness),合價值性是指教育要合乎價值,符合正向價值意義,教育必須符合一切正向發展的價值活動,價值包含有助於學生個人潛能開展、或是學生知識道德的增進。合認知性是指教育要合乎認知,符合求知和辨認事實,課程教材應具有驗證性或是否證性,也就是可提供學生反覆證明其真假,並要適於配合學...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