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3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歷史意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歷史意識指的是把現在生活中的現象與過去的某些現象連接在一起的心智狀態,不同於史家們的史觀,因史觀是史學家們有系統地選擇及了解史事的工具。簡單來說,歷史意識是將社會現象中的一切行為及現象都由時間的面向去考量。比如某一項教育系統的產生,由其現存的狀態而對其由原本不存在到現今運作的狀態作考量;或者對某個事物作簡單的回憶。這種將時間向度放入對事物本身探討的心理狀態,即稱為歷史意識。
  由於將過去與現在事物關連的方式不同,因而也產生出不同形式的歷史意識。胡昌智在﹝歷史知識與歷史變遷﹞一書中引用研究史學及史學理論的當代德國史家余琛(Jörn Rüsen)的觀點,將歷史意識區分為傳統式(tr...
歷史主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歷史主義這個名詞在德國應用較廣,主要的是強調精神的世界觀,反對機械觀點;認為要充分了解任何事的本質及評估其價值,應考慮這些事物於發展過程中的作用及占有的位置。歷史主義亦可視為方法學的原理,強調發生式解釋(Genetic Explanation)的運用;亦有學者認為歷史主義反映了整體論(Holism)的研究取向,以及對歷史預測的信心。
  歷史主義一辭於十九世紀使用時,著重於歷史知識的效用,一次世界大戰之後漸被廣泛使用。十九世紀以來的一些學者如狄爾泰(Wilhelm Dilthey,1833~1911、文德爾班(Wilhelm Windelband,l848~1915)、李克特(H...
教學歷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教學歷史觀(Teaching history)目錄1 定義2 內容說明3 關鍵字4 參考資料 定義一般而言,關心教學活動者皆瞭解教學活動實施中所涉及的,不僅僅是教師是否將教學視為志業或職業的問題,而是涉獵整體社會中的集體社會心理與價值觀方面等深層結構的議題。在教學專業領域中,將教師視為專業反省與專業決策者(decision-making),可以在複雜多變的教育情境中,運用各種專業知能與專業知識,揉合各種情境脈絡形成正確且迅速(moment to moment)的決定並付諸實施。 內容說明對一般人而言,教學是一種低投資、高...
歷史性世代研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又稱歷史前瞻性研究或非同期前瞻性研究,流行病學研究方法之一,是按人群過去情況分組的世代研究,具有回顧性和前瞻性研究的特點。它利用人群過去某時間的暴露情況和健康記錄,按暴露情況分組,然後分析比較各組從暴露時起至現在的這段時期發病率或死亡率的差異,也可以比較某些生理生化功能的測量值。根據需要,追蹤期還可以延伸到將來某一時點,在此期間對現在尚存的世代成員作真正的追蹤。資料連鎖系統(record linkage system)常用在歷史性世代研究中,但現在對隱私權的保護越來越受關注,正影響著這類研究,因為這方面資料過去對了解疾病成因有著有價值的貢獻。
國立歷史博物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民國四十四年十二月四日籌設於臺北,隸屬於教育部。以教育性質為主旨,掌理本國歷史文物、美術品的蒐集、展覽及有關業務的研究考訂等事宜。設有研究、典藏、展覽等組。
  九年義務教育歷史課是義務教育初中階段的必修課程,初一及初三每週各二課時,初二每週三課時。初中歷史課的教學目的是:使學生掌握中國歷史(包括鄉土歷史)、世界歷史的基礎知識和歷史發展的基本線索,著重學習中國近、現代史的重要事件和主要人物,「使學生受到愛國主義、社會主義和國際主義的教育,培養學生初步運用歷史唯物主義基本觀點分析問題的能力。」
  初中歷史課程內容包括中國歷史、世界歷史和鄉土史。中國歷史的古今比例為:古代史部分占五分之二,近代現代部分占五分之三。世界歷史的古今比例為:古代部分占四分之一弱,近代現代部分約占四分之三強。鄉土史可按十課時安排,由省、自治區、直轄市的教育部門編寫審...
歷史線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統計學上指表示時間數列變動情形的圖。通常以橫軸表示時間,以縱軸表示統計數列的數值。其應用極廣,如某地歷年人口的增減,某國歷年石油的產量,均可利用歷史線圖表達。
歷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科學的方法來研究歷史的學問。
  杭州大學歷史系圖書館學情報學專業的前身是1983年成立的圖書館學專修科,當時隸屬於杭大圖書館,1989年改名為圖書館學情報學專修科,1990年併入歷史系,成為該系的一個專業。現有專職教師9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4人,講師4人,另有兼職教師數人。專業資料室藏有中西文圖書1,000多冊,中文期刊130餘種。教學設備有電子計算機、放像機、翻拍機、幻燈機、複印機、錄音機、照相機、打字機等多臺及暗房設備一套。
  該專業以培養適應浙江省的圖書館和情報所的中級專門人才為目標。教學工作強調理論聯繫實際,並偏重於應用。課程設置突出實踐能力的培養,最後一個學期要安排一個半月的畢業實習。主要的基礎...
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為中國大陸中央級綜合性檔案館之一。1952年2月建於南京,原名中國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南京史料整理處。1964年改屬國家檔案局領導,並更名為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文化革命期間一度畫歸江蘇省,1978年歸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1979年再度隸屬國家檔案局。館址在南京中山東路,總建築面積37,000平方米。
  該館收藏中華民國期間(1912-1949年)各個政權的中央機關及其直屬單位的檔案,全國性團體、學校、企業、事業單位的檔案,中國國民黨和其他政黨的檔案,社會知名人物的檔案等,總計約897個全宗,1,570,000餘卷,排架總長度37,000餘米。館藏檔案可分...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