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3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這樣才能服眾啊!這也是先聖先賢們安定國家的方法,你為什麼要這樣呢?」張孟談答道:「我察看古往今來的歷史事件,知道君臣永遠無法共享權勢,真這樣做的,未曾有過好結局。前人的教訓,正可作為我們的借鏡啊!」趙襄子在他的堅持下也只好答應。張孟談於是辭掉官職,並把名下所有封地獻還,然後就在負親這個地方耕作自足。在此事中,張孟談表現出的智慧與趙襄子表現出的英明,正因為他們能如張孟談所說:「前事之不忘,後世之師。」把歷史的教訓轉化成自己的借鏡。後來「前事不忘,後事之師」被用來指記取過去的經驗教訓,可作為今後行事的鑑鏡。
因材施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孔子晚年回到了魯國,致力於古代典籍的整理,並從事教育工作,不但開平民教育之先河,也成為歷史上最偉大的教育家。他有許多創新的教育觀,其中「因材施教」的主張對後世影響至鉅。例如《論語.為政》中記載了子游、子夏曾分別向孔子請教孝道,孔子給了兩人不同的答案。子游雖能奉養父母,但少了敬,所以孔子回答時,強調了「敬」的重要。子夏在侍親態度欠佳,所以孔子強調愉悅容色的重要。也就是說兩人雖然問了一樣的問題,但孔子針對個別欠缺的部分作回應,所以會有不同的答案。另外,在〈雍也〉篇中孔子直接提出「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這也說明了應依循個別的不同資質予以施教,才能有成效。孔門弟子三千,分列於...
傾國傾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越絕書》是重要史書之一,內容主要記載春秋戰國時吳越的歷史。吳國闔閭執政時,以伍子胥為相,伐楚以爭天下。當此之際,吳之鄰國越屢屢派兵襲吳,於是吳、越交戰,闔閭戰敗並傷重而死。吳王夫差即位後,為報父仇,帶兵攻入越都會(ㄍㄨㄟˋ)稽,越王句越被迫求和。伍子胥勸夫差不可接受句踐的求和,以免留下後患,但夫差志得意滿下仍是答應了越的求和。伍子胥屢次進諫,夫差卻聽信太宰嚭(ㄆㄧˇ)的讒言,賜其自殺。《越絕書》記此事,慨嘆夫差不信伍子胥而聽信太宰嚭的讒言,這就好像昔日晉獻公受驪姬迷惑,使得眾叛親離,種下晉國衰敗的禍根;亦猶如過去周幽王縱容褒姒,以致失信於群臣,使犬戎得以入侵。驪姬與褒姒都是極為妖媚美麗的女子...
個案研究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個案研究是為了決定導致個人、團體、或機構之狀態或行為之因素,或諸多因素之間的關係,而對此研究對象做深入探究。個案研究在教育研究上,有一段漫長之歷史,但也普遍應用於其他領域之研究,例如醫學、臨床心理學及個別差異之研究等等,並不限於研究別團體及其成員之行為特徵。個案研究較多用於檢核研究當時事件,但期間有關之行為無法予以操縱,因此個案研究有時需借重與歷史研究相同之蒐集資料技術,此外個案研究另需運用兩種於
莫非定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主要指的是一種凡事不需期望過高的態度。 莫非定律被西方國家所經常性使用,近年來也普遍被華人所使用。 歷史墨菲定理自古以來即有,如民謠所說,I never had a slice of bread,Particularly large and wide,That did not fall upon the floor,And always on the buttered side. 即「麵包落地的時候,永遠是抹黃油的一面著地」。但事實上莫非定律誕生於1949年,以Edward A. Murphy(生於1917年)命名...
不遺餘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惠王時重用張儀,以連橫政策離間六國。昭襄王用范雎採遠交近攻之策向東擴展。秦王政二十六年統一天下,建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的帝國。
每下愈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2.清.吳趼人〈兩晉演義序〉:「故《三國演義》出,而膾炙人口,自士夫以至輿臺,莫不人手一篇。人見其風行也,遂競斅為之。然每下愈況,動以附會為能,轉使歷史真相,隱而不彰,而一般無稽之言,徒亂人耳目。」
層出不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2.清.吳沃堯〈兩晉演義序〉:「自《三國演義》行世之後,歷史小說層出不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概況2 背景3 建國4 關鍵字5 參考資料 概況遼朝(916年-1125年),又稱大契丹國,是中國歷史上由契丹人建立的的一個封建王朝,國祚從公元907年至1218年,長達331年,與南宋及北宋相當,在北境抵抗外族最為長久。 背景遼河上游一帶,北亞大草原的東端,古代東胡族的後人仍然過著游牧生活,已車馬為家,逐水草遷徙。大約在唐朝初年,形成部族聯盟,此後或依附於唐,或聽命於東突厥,他們就是契丹。東突厥亡,回紇衰微,唐朝國事也趨於沒落,氣單逐漸向外擴張。唐末及五代初年,契丹不時南攻,擄掠不少漢人,在各地設置城寨州縣予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長久、長遠。如:「歷史悠久」。《文選.蘇武.詩四首之四》:「山海隔中州,相去悠且長。」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