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4.653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同歸於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獨孤及(西元725∼777),字至之,河南洛陽人,唐代散文家。獨孤及為唐代古文運動的先驅,以儒家典籍為治學方向,長於議論,強調立範誡世,不以詞藻華麗取勝。在〈祭吏部元郎中文〉中,獨孤及悼念猝逝的友人,舉了彭祖與殤子為例。相傳彭祖活了八百歲,殤子則是未成年而死之人,兩人活著的時間雖然差距甚大,最後卻都必須歸於死亡。因此在通達生命的智者看來,死亡不過是人生必經的過程,不需要為此感到嘆息。後來「同歸於盡」演變為成語,用來指一同毀滅或死亡。
生同衾,死同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活著時同蓋一被,死後合葬一墓。形容夫妻極為親密恩愛。《清平山堂話本.風月瑞仙亭》:「我既委身于你,樂則同樂,憂則同憂,生同衾,死同穴。」
貝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同,外殼的形狀和顏色也都不一樣。動物在生長時,貝殼也隨之伸長,並且常常沿著中間一條軸線呈現螺旋狀。活著的卵體動物貝殼外面常覆蓋著一層薄薄的深色物質,能防止水中的酸性物質侵蝕貝殼。許多軟體動物貝殼的內壁是由一種稱為珍珠母的物質所構成的,十分光滑且有光澤。(註1) 捲貝(螺類)捲貝中以寶螺較為常見,寶螺整個殼面光滑,邊緣向內反捲,成為一條細長的縫,縫口邊緣有鋸齒,寶螺顏色種類相當多,相當受到人類的歡迎。另外還有一種圓錐形狀的龍宮貝,牠們生長在較深的海洋中,是貝殼中較為名貴的一種。(註2) 雙殼貝類軟體動物雙殼貝殼軟體動物約...
涸轍鮒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遊覽吳、越等地時,就引道西江的水來救你,好嗎?』魚板著臉說:『沒有水我不能生存,我只需要很少的水便可活著,此刻如果你不能幫我,不如早點到乾魚市場找我吧。』」 相似詞魚游沸鼎、危如累卵 相反詞春風得意、蛟龍得水、鳶飛戾天 例句非洲的難民就像涸轍鮒魚,急需各國伸出援手救濟。
畫餅充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事內容 三國時候,魏國有個人叫盧毓。他十歲就成了孤兒,兩個哥哥又先後去世。在兵荒馬亂中,他辛勤努力養活著寡嫂和侄兒,日子過得很艱難。他的為人和學問受到了人們的稱讚。 後來盧毓做了官。他為官清正,任職三年多,提出了不少好建議,魏明皇帝很信任他。 那時選拔官吏,一般是憑人推薦,而推薦者往往只推薦有名的人物,這些名人多數隻重清談,不務實際,互相吹捧,因此魏明帝很不滿意。在選拔中書郎時,魏明帝就下令說:"這次選拔,要由盧毓來推薦。選拔的人不要只看名聲。名聲就像在地上畫個餅一樣,其實是不能吃的啊!" 4.相似、相反詞 相似詞 望梅...
舍生取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公益是凌駕在私利之上的。生命雖然是私利的極致,但是為了國家社會的利益,也是可以捨棄的。對每個人來說,活著當然是大家的希望,但是有些事的重要性卻超過生命,為了這些事,我們不應苟且偷生。死亡對每個人來說,都是厭惡的,但是有些事卻更叫人厭惡,為了這些事,我們也應挺身除惡。儒家獨善其身的目的在於兼善天下,修己的目的在於安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正是把群眾利益擺在個人之上的一套修身哲學,所以孟子要人「捨生取義」的道理就不難了解了。成語中「義」字的內涵,可以擴大為仁義道德、美善真理、理想抱負等。
許榮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以商業手法宣傳文藝營、講授「文學獎攻略」相關課程、名言為:「卡爾維諾死了!契訶夫也葛屁了!只有我還活著!」、「在寫作的路上,我知道自己是有翅膀的天使。」 作品《漂泊的湖》(聯合文學出版,財團法人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長篇小說創作發表專案補助)《吉普少年網交日記》(聯合文學出版)《迷藏》(寶瓶文化出版 2004)《百日不斷電》(8P合著)《愛情6P》(8P合著)《神探作文:讓作文變有趣的六章策略》(與林黛嫚合著,三民出版)《不倫練習生》(8P合著,寶瓶文化出版 2004)《寓言》(寶瓶文化出版)《教室外的第一名》電影劇本《單...
翹辮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俗稱死亡為「翹辮子」。根據傳說,在留辮子時代,在人活著的時候辮子是下垂的,而死後入殮則要編結起來,置於頭部上方,末端豎起,所以翹辮子就成了死亡的代稱。也稱為「蹺辮子」。
雖死猶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死得有意義、有價值,就如同還活著一般。《魏書.卷二一.獻文六王傳上.咸陽王禧傳》:「今屬危難,恨無遠計,匡濟聖躬。若與殿下同命,雖死猶生。」
吳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藝界許為有潛力,有風格,自成文采理念的名家。吳晟以寫鄉土之情的詩作享譽文壇,他的詩以人物貼切和景像鮮活著稱,文字活潑生動,略無陳腔濫調足以證明鄉土文學在藝文上的正面價值和體認上的廣泛意義。 作品 《吾鄉印象》《泥土》《農婦》《店仔頭》《飄搖裡》《無悔》《向孩子說》《不如相忘》《吳晟詩選》《一首詩一個故事》《筆記濁水溪》等書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