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45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行屍走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地習文寫字,在艱苦的環境下苦讀而有所成就。他在臨終時告誡門徒說:「一個人如果好學,就算死了,也好像還活著一樣。不學習的人,即使他還活著,卻只是個會走動而沒有魂魄的軀殼一樣,徒具形骸而無所作為的人。」後來「行屍走肉」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徒具形骸,毫無生氣,庸碌無為的人。
一曝十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明智了,天下雖有生 命力很強的生物,可是你把它在陽光下曬了一天,卻放在陰寒的地方凍了它十天,它那裡還活著成呢!我跟王在一起的時間是很短的,王即使有了一點從善的決心,可是我一離開你,那些奸臣又來哄騙你,你又會聽信他們的 話,叫我怎麼辦呢?”接著,他使打了一個生動的比喻:“下棋看起來是件小事,但假使你不專心致志,也同樣學不好,下不贏,奕秋是全國最善下棋的能手,他教了兩個徒弟,其中一個專心致志,處處聽奕秋的指導;另一個卻老是盼著有大天鵝飛來,準備用箭射鵝。兩個徒弟是一個師傅教的,一起學的,然而後者的成績卻差得很遠。這不是他們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在、活著。[例]和平共存、生死存亡
敷衍塞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前猶與母處,是以戰而北也,辱吾身!今母沒矣,請塞責。」此處是說春秋時,魯國勇士卞莊子,在母親還活著的時候,三次參與戰役,三次敗北,因而被眾人取笑。等到母親過世後,卞莊子自動請求加入軍隊,他向領兵的將軍說:「以前是考慮到母親在世,應保全性命,所以參加戰鬥,屢次敗北,因而受辱。今日母親已經不在,已無後顧之憂,請讓我盡番心力,抵償過去的過錯吧!」後來「塞責」一詞,另外衍生出「搪塞責任」、「敷衍了事」的意思。例如《明史.卷二○六.張逵列傳》:「會疏則刪削忌諱以避禍,獨疏則毛舉纖微以塞責。」意思是說如果奏章是大家一起上奏,就避重就輕,以免惹禍上身;如果是自己上奏,就盡舉一些微細的理由來推卸責任,所...
家庭發展理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及適應。3.家庭收縮期此階段子女開始自力更生,步入中老年的夫妻重新調整及適應與家庭的關係,對於退休生活著手安排。 參考書目註1: 彭懷貞(1996)。婚姻與家庭。臺北:巨流。註2: 周麗端、吳明燁、唐先梅、李淑娟(1999)。婚姻與家人關係。臺北:空大。
結草啣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楊寶的後世子孫品德清白如玉,位極三公。而「結草銜環」又有『生當銜環,死當結草』的說法,認為「銜環」是活著報恩,「結草」是指死後報恩。後來這兩個詞語被合用成「結草銜環」,用來比喻至死不忘感恩圖報。如元.張國賓《合汗衫》第一折:「小人斗膽,敢問老爹奶奶一個名姓也,等小人日後結草銜環,做個報答。」
相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相稱。唐.韓愈〈朝歸〉詩:「服章豈不好?不與德相對。」《紅樓夢》第三二回:「況且他活著的時候,也穿過我的舊衣服,身量又相對。」
逍遙法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逍遙法外」是指犯罪者逃過法律制裁,仍自由自在。「逍遙」一詞見於《莊子.讓王》篇。舜要把天下讓給善卷。善卷回答說:「我住在宇宙之中,冬天到了就換皮毛厚衣,夏天到了就換穿麻縷薄衣。春天時,我從事耕種,勞動我的身體;秋天時,我收割後,不愁沒食物吃。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自由自在地活於天地之間,暢意自得,無所牽掛。我要天下做什麼?」這裡的「逍遙」表示暢意自得,無所牽掛;也就是自由自在。法律是用法約束人行為的條文,違法者必須受罰,甚或失去自由。一個人若犯了罪,卻未受法律的制裁,仍自由自在地活著,就稱為「逍遙法外」。
一網打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6.《官場現形記》第五○回:「怪只怪軍門活著在世的時候,交的好朋友,真好本事,真好計策,半天一夜,都被他一網打盡了!」
推本溯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推求根本,找尋源頭。形容探求事物的源頭起因。如:「推本溯源,這件事應從改善人民的生活著手。」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