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343.7495 ms
共 10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一知半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3.明.李贄《續焚書.卷一.與焦漪園太史》:「慈湖雖得象山簡易直截之旨,意尚未滿,復參究禪林諸書,蓋真知生死事大,不欲以一知半解自足已也。」
|
繼往開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2.明.李贄《焚書.卷一.書答.答耿司寇》:「如欲專為光前裕後事,吾知公必不甘,吾知公決兼為繼往開來之事者也。」
|
目空一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拼音︰mù kōng yī shì釋義︰猶「目空一切」。見「目空一切」條。
01.明.焦竑〈李氏焚書序〉:「宏甫快口直腸,目空一世,憤激過甚,不顧人有忤者。」
02.清.歸莊〈陸道威思辨錄序〉:「但以余之生平負其氣節文章,目空一世,即談理家有不合者,輒爭辯嶽嶽,不為之屈。」
|
三教九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樂》、《春秋》六經問世,沒有被後人弘揚光大,反而是各種不同思想的理論學說相繼出現。這些著作經過秦朝的焚書災厄,到了漢朝重新加以收拾典藏,由劉向為這些典籍分門別類,寫成《別錄》一書,而有了儒家、道家、陰陽家、法家、名家、墨家、縱橫家、雜家、農家等九流的分別。後來「三教」和「九流」這兩個典源被合用成「三教九流」,用來指宗教、學術的各種流派。後亦用於指社會上各種行業或各色人物。
|
引經據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拼音︰jù jīng yǐn zhuàn釋義︰猶「引經據典」。見「引經據典」條。
01.明.李贄《焚書.卷一.書答.復宋太守》:「苟不取陳語以相證,恐聽者益以駭愕,故凡論說,必據經引傳,亦不得已焉耳。」 參考詞語︰援經據典注音︰ㄩㄢˊ ㄐ|ㄥ ㄐㄩˋ ㄉ|ㄢˇ漢語拼音︰yuán jīng jù diǎn釋義︰猶「引經據典」。見「引經據典」條。
01.《聊齋志異.卷九.郭安》但明倫評:「或援經據典,或取懷而予,或如分相償,未嘗不自信曰:『此真顛撲不破矣。』」
|
明知故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2.明.李贄《焚書.卷二.書答.與周友山書》:「然弟之改過實出本心,蓋一向以貪佛之故,不自知其陷於左道,非明知故犯者比也。」
|
坐以待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ˋ漢語拼音︰ān zuò dài bì釋義︰猶「坐以待斃」。見「坐以待斃」條。
01.明.李贄《焚書.卷二.復鄧鼎石》:「惟是世人無才無術,或有才術矣,又恐利害及身,百般趨避,故亦遂因循不理,安坐待斃。」
|
咬牙切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切齒咬牙注音︰ㄑ|ㄝˋ ㄔˇ |ㄠˇ |ㄚˊ漢語拼音︰qiè chǐ yǎo yá釋義︰即「咬牙切齒」。見「咬牙切齒」條。
01.《三國演義.第五六回》:「徐晃睜眉怒目,許褚切齒咬牙,各有相鬥之意。」
02.明.李贄《焚書.卷三.雜述.雜說》:「寧使見者聞者切齒咬牙,欲殺欲割,而終不忍藏于名山,投之水火。」 參考詞語︰咬牙恨齒注音︰|ㄠˇ |ㄚˊ ㄏㄣˋ ㄔˇ漢語拼音︰yǎo yá hèn chǐ釋義︰猶「咬牙切齒」。見「咬牙切齒」條。
01.《西遊記.第八六回》:「八戒聞言,咬牙恨齒,忍不住舉起鈀,把那墳塚一頓築倒。」
|
心直口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kuài kǒu zhí cháng釋義︰猶「心直口快」。見「心直口快」條。
01.明.焦竑〈李氏焚書序〉:「宏甫快口直腸,目空一世,憤激過甚,不顧人有忤者。」 參考詞語︰心直嘴快注音︰ㄒ|ㄣ ㄓˊ ㄗㄨㄟˇ ㄎㄨㄞˋ漢語拼音︰xīn zhí zuǐ kuài釋義︰即「心直口快」。見「心直口快」條。
01.《程乙本紅樓夢.第三二回》:「雲姑娘,你如今大了!越發心直嘴快了。」
|
因陋就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因陋就簡」原作「因陋就寡」。秦時焚書坑儒,只留下醫藥及卜筮之書,其餘書籍幾乎付之一炬。漢興之後,朝廷為了復興文化,一方面廣蒐經書的斷簡殘篇,一方面也請年老學者口述經文,以當時通用的文字「隸書」記錄下來。漢武帝時,魯恭王破壞孔子故居,在牆壁中發現了由秦前文字所寫成的經書。哀帝時,劉歆又於祕府校書時發現了其他的古文經書。因為使用的文字不同,所以用隸書寫成的經書被稱為「今文經」,而由秦前文字寫成的經書則稱為「古文經」。兩者的經書雖同,但內容實有出入,且兩派學者的治學研究態度更是大相逕庭,今文經學者偏重微言大義,被朝廷視為標準,由博士學官講授;古文經學者則偏重於名物訓詁,流傳於民間。因此兩派學說時見...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