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4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70.944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高風亮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貞風亮節注音︰ㄓㄣ ㄈㄥ ㄌ|ㄤˋ ㄐ|ㄝˊ漢語拼音︰zhēn fēng liàng jié釋義︰猶「高風亮節」。見「高風亮節」條。 01.南朝宋.傳亮〈故安成太守傅府君銘〉:「自漢季,以及晉朝,高明遠德,係軌于時,貞風亮節,流聲累葉。」 參考詞語︰苦節高標注音︰ㄎㄨˇ ㄐ|ㄝˊ ㄍㄠ ㄅ|ㄠ漢語拼音︰kǔ jié gāo biāo釋義︰「苦」謂盡心盡力。「苦節高標」猶「高風亮節」。見「高風亮節」條。 01.唐.姚鵠〈虢州獻楊抑卿〉詩二首之一:「名科累中求賢日,苦節高標守郡時。」 參考詞語︰勁節高風注音︰ㄐ|ㄥˋ ㄐ|ㄝˊ ㄍㄠ ㄈㄥ漢語拼音︰jìng jié gāo fēng...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美玉。《山海經.海內經》:「三水出焉,有黃金璿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憐憫。《詩經.小雅.鴻鴈》:「及矜人,哀此鰥寡。」《史記.卷九二.淮陰侯傳》:「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孫而進食,豈望報乎!」
赴湯蹈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甘願奔投至烈火沸水當中。比喻奮不顧身,不避艱險。※#語本《漢書.卷四九.盎鼂錯傳.鼂錯》。 △「出生入死」、「赴火蹈刃」
一蹶不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跌而不振注音︰ㄉ|ㄝˊ ㄦˊ ㄅㄨˋ ㄓㄣˋ漢語拼音︰dié ér bù zhèn釋義︰猶「一蹶不振」。見「一蹶不振」條。 01.《漢書.卷四九.盎鼂錯傳.鼂錯》:「夫以人之死爭勝,跌而不振,則悔之亡及也。」 參考詞語︰一跌不振注音︰| ㄉ|ㄝˊ ㄅㄨˋ ㄓㄣˋ漢語拼音︰yī dié bù zhèn釋義︰蹶,跌。「一跌不振」即「一蹶不振」。見「一蹶不振」條。 01.宋.倪思《經鉏堂雜志.卷四.論君子小人其一二》:「物理循環,否泰不常,今日之得,安知不旋踵而失?小人一跌不振,何可勝數!」 02.宋.葉夢得《避暑錄話.卷下》:「房次律為宰相,當中原始亂時,雖無大功,亦無甚顯過,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統帥、魁首。《後漢書.卷八七.西羌傳.羌無弋劍傳》:「諸羌見劍被焚不死,怪其神,共畏事之,推以為豪。」
匹夫之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請無好小勇。夫撫劍疾視曰:『彼惡敢當我哉?』此匹夫之勇,敵一人者也。王請大之。《詩》云:『王赫斯怒,整其旅。以遏徂莒,以篤周祜,以對于天下。』此文王之勇也。文王一怒而安天下之民,《書》曰:『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師,惟曰其助上帝寵之。四方有罪無罪惟我在,天下曷敢有越厥志?』一人衡行於天下,武王恥之,此武王之勇也。而武王亦一怒而安天下之民。今王亦一怒而安天下之民。民惟恐王之不好勇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方形。《六韜.卷四.虎韜.軍用》:「天浮鐵螳螂,矩內圓外,徑四尺以上。」《呂氏春秋.季冬紀.序意》:「有大圜在上,大矩在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提出意見。如:「建議」。《漢書.卷五一.鄒陽傳》:「盎等皆建以為不可。」《隋書.卷五六.張衡傳》:「衡亦竭慮盡誠事之,奪宗之計,多衡所建也。」
摧枯拉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6.《隋唐演義》第三六回:「故今整干戈,正天朝之名分;大彰殺伐,警小醜之跳梁。以虎賁之眾,而下臨蟻穴,不異摧枯拉朽;以彈丸之地,而上抗天威,何難空幕犁庭?」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