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4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677.059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飲鴆止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飲鴆止渴」之「鴆」,典源作「酖」。「酖」通「鴆」。鴆,以鴆鳥羽毛浸製而成的毒酒。「飲鴆止渴」指飲毒酒以解渴。比喻只求解決眼前困難,而不顧將來更大的禍患。語本《後漢書.卷四八.楊李翟應霍徐列傳.霍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嘗、已經。表示行為、動作已經發生、進行過。如:「似曾相識」。《公羊傳.閔公元年》:「莊公存之時,樂曾淫于宮中。」《史記.卷一○一.盎鼂錯傳》:「梁王以此怨盎,曾使人刺盎。」
殊途同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轍,車途。「殊轍同歸」猶「殊途同歸」。見「殊途同歸」條。 01.宋.朱熹〈滄州精舍告先聖文〉:「張及司馬,學雖殊轍,道則同歸。」
樂不思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1.清.全祖望〈余生生借鑑樓記〉:「僦居湖上,有七子詩社,詳見予所作諸公志序中,而生生最長。社中奉為祭酒,嘗曰:『吾敢謂此閒樂不思蜀耶!』署其居曰『借鑑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開拓、光大。《書經.舜典》:「咨四岳,有能奮庸熙帝之載。」《後漢書.卷四八.延傳》:「使積善日熙,佞惡消殄,則乾災可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睡醒。《詩經.王風.兔》:「我生之後,逢此百憂,尚寐無覺。」《莊子.齊物論》:「覺而後知其夢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豐足、富裕。如:「他是個非常富有的人。」《詩經.大雅.公劉》:「止基迺理,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用來捕捉的網子。如:「天羅地網」。《詩經.王風.兔》:「有兔,雉離于羅。」
義無反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3.清.吳綺〈上龔大宗伯書〉:「某當受命,誓不與俱。迨及下車,義無反顧。既微行以得其實,大創以盡其辜。」
蜀犬吠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岑參〈招北客文〉(據《文苑英華.卷三五八.雜文》引)1>其南則有邛崍2>之關,天設險難,少有平地,連延長山。橫亙瀘江3>,傍隔百蠻4>。吁彼漢源,上當漏天。靡日不雨5>,四時霶然6>。其人如魚,7>處在泉。終年霖霪8>,時復日出,9>諸犬,向天吠日。人皆濕寢,偏死腰疾。復有陽山之路,毒瘴下凝。白日無光,其氣瞢瞢,暑雨下濕,黃茅上蒸。南方之人兮不敢過,豈止走獸踣兮飛鳥墮。吾不知造化兮何致此方些。蜀之南兮不可以居,北客歸去來兮。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唐.柳宗元〈答韋中立論師道書〉。 (2) 邛崍:音ㄑㄩㄥˊ ㄌㄞˊ,位於今四川省成都縣西南,邛崍山麓,西與西康省交界,瀕邛水北岸。...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