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6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93.750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穀物瓜果的種子。如:「菜種」、「種籽」。《詩經.大雅.生民》:「誕降嘉種,維秬維秠,維穈維𦬊。」《晉書.卷四三.王戎傳》:「家有好李,常出貨之,恐人得種,恆鑽其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顯耀。《詩經.大雅.生民》:「以赫厥靈,上帝不寧。」唐.孔穎達.正義:「以赫是明貌,故為顯也。」三國魏.阮籍〈采薪者歌〉:「留侯起亡虜,威武赫荒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稻麥等穀類吐穗開花。《詩經.大雅.生民》:「實發實秀,實堅實好。」唐.聶夷中〈田家〉詩二首之一:「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倉。」
推波助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南朝宋.鮑照〈觀漏1>賦〉(據《鮑參軍集注.卷一.賦》引)昔傷矢之奔禽,聞虛弦之顛仆,徒嬰刃而知懼,豈潛機之能覺?惟生經之靃靡,亦悲長而懽促,恆證古而秉心,抱空意其如玉。波沈沈而東注,日滔滔而西屬。落繁馨於纖草,殞豐華於喬木。對昃離而後歌,據窮蹊而方哭。雖接薪之更傳,寧絕明之還續。貫古今而并念,信寡易而多難。時不留乎激矢,生乃急於走丸2>。既河源之莫壅3>,又吹波而助瀾4>。神怵迥而多慮,心而尟歡。望天涯而佇念,擢雄劍而長歎。嗟生民之永迷,躬與後而皆恤。 〔注解〕 (1) 漏:古代的一種計時器。 (2) 走丸:滾動的丸珠。 (3) 壅:音ㄩㄥ,阻塞不通。 (4) 瀾:大波浪。
少不更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周顗開罪了他,於是被捕。在被押解赴刑場途中,經過帝王祖廟,周顗破口大罵說:「王敦這個奸臣使國家傾危,生民塗炭,希望上天顯靈,讓他早點遭到報應!」話還沒說完,衙役便用戟(ㄐㄧˇ)搗得他滿口是血,但周顗並未顯露畏懼之色,仍從容自若地受刑。「君少年未更事」一語,後來濃縮成「少不更事」,用來形容年紀輕,閱歷淺薄。而「更事」一詞在晉朝之前已見於文獻。據《三國志.卷一.魏書.武帝紀》記載,曹操曾對人說:「吾預知當爾,非聖也,但更事多耳。」意為:我能預知事情的發展,並不是因為我超凡入聖,不過是經歷世事豐富而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清理米臼,取出米臼中的米。《詩經.大雅.生民》:「或舂或揄,或簸或蹂。」漢.鄭玄.箋:「揄,抒臼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掩蔽、保護。《詩經.大雅.生民》:「誕寘之寒冰,鳥覆翼之。」《漢書.卷一.高帝紀上》:「項伯亦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至、到。如:「迄今」。《詩經.大雅.生民》:「后稷肇祀,庶無罪悔,以迄于今。」《漢書.卷三○.藝文志》:「迄孝武世,書缺簡脫,禮壞樂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剖開、裂開。《詩經.大雅.生民》:「不坼不副,無菑無害。」《禮記.曲禮上》:「為天子削瓜者副之,巾以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保護。如:「庇護」、「庇佑」。《文選.陸倕.石闕銘》:「克明俊德,大庇生民。」《文選.謝靈運.擬魏太子鄴中應瑒詩》:「晚節值眾賢,會同庇天宇。」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