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74.33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意義學習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識)相結合,並且藉之引導學習者進入學習狀態,產生所謂有意義的學習。 在教學上的應用雖同屬認知學習理論範疇,但奧蘇貝爾根據意義學習論所發展出來的教學模式,卻與布魯納的啟發教學法大不相同。奧蘇貝爾的意義學習論所主張的乃是「闡釋型教學」(expositive teaching)方式,建議教師教學時須詳細規畫教材,並且根據對學生經驗能的了解,將教材組織成為有系統的知識,然後條理分明地對學生講解,並予以引導。在實際教學應用過程中,建議採三個教學步驟來促進有意義的學習:提供前導組織引導學生進入新知學習的準備狀態有系統有組織地呈現學習...
ASSURE教學模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並有可行性。良好之學習目標應要考慮下述三個因素:(1)表現:學習者能達到之水準(2)條件:是將表現之範疇予以限定(3)標準:界定何種表現是能被接受之程度3.S:選擇、修正或設計教材(Select,Modify or Design Materials):獲得適宜之教材途徑有:(1)選擇現有教材(2)修正現有教材(3)設計新教材4.U:使用教材(Utilize Materials):使用教材階段,包含教學者事前觀看、安排教學環境、準備好觀賞者、操作或放映教材等。教師教學重點有以下八點:(1)態度自然(2)說話速度適中(3)避...
實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對於有理數,無理數的定義則為不可用分數來表示,且其小數並非有限小數也並非循環小數,則歸類為無理數的範疇。舉例而言,如3.101001000100001……,其小數並非為有限小數,且也並非具有一定規律在做循環,因此則稱此類行為無限不循環小數,而屬於無理數。在數學中,常見的無理數有圓周率π,或者√2,此類型的數字,皆無法利用分數來表示,或者不一用小數點來表示,因此在圓周率3.14159上,數學家才會發明一個π的代號來方便表示,而在根號的部分,在數學的計算中,遇到根號時,通常會直接以根號來做答案的表達,並不會習慣寫成小數的方...
思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純粹的思維。即不依實際經驗作思考,而從事於形式、範疇、關係的掌握與推究。
紮根理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主軸編碼、主題編碼三項,開放式編碼是將資料打散、解構,並進行仔細的比較、檢視,接著進行概念化並劃分範疇;主軸編碼則為將不同範疇連結,將範疇概念有明顯連結的概念結合在一起。研究者需在此步驟中找出範疇間的關係,所以包含兩層次的分析,一是使用資料呈現最真實的字句,二是包含研究者將資料概念化的分析;最後則是主...
領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範疇、範圍
教師知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man(1986;1987)以其在教師知識方面的研究,從學者專家的角度提出了七個教師教學應具備的知識範疇,這七項知識的內容如下:1.學科內容知識(subject matter knowledge):學科領域中的概念及架構,不同學科領域其學科知識架構不同,即教師對特定科目知識體系的瞭解。2.一般教學知識(general pedagogical knowledge):指各學科均適用的教學原則與策略,如教學原理、教育心理學、班級經營、發問技巧、教師管理等。3.課程知識(curriculum knowledge):指教師對整體教...
屬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隸屬、歸於、關於。[例]這個問題屬於哲學的範疇,必須細心考究思辨。
廖鴻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島巡禮》等十一部作品。以質與量來看,在同一時期的作家中也屬品質齊一、產量豐富的作家之一;以作品涵蓋的範疇而論,他從花蓮海域寫起、從漁人討海經驗寫起,逐步擴大、深化,最後回返台灣的陸地,試圖搭建台灣島嶼與海洋的橋樑,建構台灣探向海洋的新思維,這樣的努力,可能也屬當代台灣作家中較有系統地以書寫表現其創作理念者之一。廖鴻基的作品多為散文,卻又有小說敘事的魅力,他既寫出了長年海禁之下台灣人靠近卻又陌生的海洋圖像,也表現了圍繞著台灣的大海的繁複面貌,以及海中生物,特別是魚類、鯨豚的生態現象,最後及於台灣海洋文化的整建理念──這樣的...
融合課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等教育。融合課程(Fusion Curriculum)又稱為合科課程,是將部分有相關的科目統合成一個範疇較廣的新科目,增強科目之間的連結性,把有關係的科目合併起來,將教材重新組織,成為一個新科目。其目的在減少分科課程支離破碎的弊病,使學生獲得更為完整的學習經驗。而且以學習者的發展特性、興趣和需求為中心組織教材內容,使教材更活潑化、生活化。例如將歷史、地理等科目合併為社會科,或是將物理、化學、生物等合併為自然科等等。這樣類型的課程可以提供學生較統整、較生活化的學習經驗,並可顧及學生的發展與生理需求特定。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