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5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62.522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尚武精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精神教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精神教育著重於愛國思想教育,是一種精神陶冶,也是一種心理建設。青少年時期需要接受精神教育,以培養學生愛國情操,確立中心信仰,陶冶正確的價值觀念,養成積極進取的精神,並建立服務的人生觀。精神教育的理念可從四方面說明:
  1.建立自信信道的心理:自信基於意志為信仰之本,信道之道乃指大學之道與率性之道。青年要建立自信信道的心理,必須先立志。使人生有了目的,努力以赴,才有達到之日。
  2.養成自救救國的心理:救國必須自本身救起,所以愛國的青年先要自救。自救可從消極與積極兩方面做起:(1)消極方面要消除依賴的心理;(2)積極方面加強奮鬥的心理及恢復自尊的心理。救國的大志產生於...
團隊精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個人對團隊所保持的一種榮譽心和向心力,以達成該團體的共同目標和使命。如:「籃球比賽除了展現個人的技能,更重要的是要有團隊精神。」
抖搜精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奮發、振作,有生氣。《初刻拍案驚奇》卷一:「文若虛便自一個抖搜精神,跳上岸來。」也作「抖擻精神」。
精神(理性、叡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Nous在希臘文原意為「精神」(mind)或「理性」(reason)。後又從叡智(dianoia)或悟解、或直觀思考(intuitive thought)來探討,有時解為「神聖存有之本質」。
  精神或理性不僅為主觀的(subjective)或只是屬於心靈的、精神的實體(psychic entity),也具有客觀,特別是一種目的論的意義在內。此種意義的演變,主要發生於希臘哲學的討論中。安納薩哥拉(Anaxagoras, 499~428 B.C.)首先提出了「精神」的概念作為宇宙萬物秩序及動力的原理。在其宇宙論中,認為世界是由無限個性質上有差異的種子(seeds)所組成,但這些「種...
精神分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探討分析病人過去的情緒、經驗與實際精神生活,藉以了解病人心理障礙或治療其病症的治療取向。
精神病理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專門研究精神疾病形成原因的一門學科。精神有疾病的行為有其特殊性,精神病學家認為有其診斷上的價值。有些病人動作異常,例如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呆僵性」,患者呈現姿態僵硬或蠟狀屈曲(指姿勢被固定在某種不舒服狀態中,有如蠟人一般)。或如憂慮症患者動作遲緩;躁症患者動作量多,歇斯底里症患者有各種肢體麻痺的動作,皆是在診斷各種精神疾病重要的參考症狀。精神病理學含括的範圍很廣,動作的判斷,僅是其症狀診斷中的一小項而已。若要做精神疾病患者的舞蹈律動治療,需對整個精神病理有所涉獵。精神疾病目前對成因上認為是大腦生理、心理與環境和社會之種種因素綜合的結果。
《An Introduction to Dance Movement Therapy in Psychiatry》1992、《張氏心理學辭典》 1992。
立國精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建國的中心思想。如:「建立一個民有、民治、民享的民主共和國,為我國的立國精神。」
精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個體的思考、情緒及行為受到嚴重干擾,出現精神病症狀,包括妄想、幻覺、解構的行為和語言。
精神療養(天德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精神療養,亦名神功療養,或炁(氣)功治療,是天德教濟世救人之實務,不用藥物,亦不收費用,純為自我付出之慈善救濟,尤在旅途、僻野之鄉,真如天賜濟人之寶筏,繁雜都市,利慾薰染汙濁,疑難雜症,雖科學昌明,亦難察其原,天德教俱皆接納療養,其功效頗著,其原理乃觀夫天地陰陽造化,盈虛消長,四時行,萬物育,人得五行陰陽,合而成形,秉正氣(養氣)以成性,具五臟而合五行,運四時陰陽週轉,故木屬肝,旺於春,火屬心,旺於夏,土屬脾,旺於四季,金屬肺,旺於秋,腎為水,旺於冬,上合天道,氣候流行,故曰人身一小天地也,上古之世,天性渾然,故長壽而康,有數百年不死者,其後人欲漸開,天真漸失,四時失序,難免患病,故天生至...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