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5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03.13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聚會精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勉勵、配合,更能顯現出各自的長處。後來原文中的「聚精會神」被摘出,成為一句成語,用來形容專心致志,精神集中。
民族精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由民族的歷史、社會文化、宗教信仰、價值體系與生活連帶感等所形構而成的集體意識與凝聚力之體現。
精神錦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獎勵競賽者的奮鬥精神,所頒發的特殊獎章或錦旗。
精神主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精神主義,把人看成具有純粹的精神,並且認為人具有精神的本質、有意志自由、有能力、有精神的價值。人因為有精神,所以可以安排生活、利用物質、利用精神作用去做正確的決定。
  精神主義的理論認為精神是超越自然的、是文化的、反物質主義的。德國哲學家黑格爾(Georg Friedrich Wilhelm Hegel, 1770~1831)的精神現象學(Phänomenologie des Geistes, phenomenology of spirit)就是這種說法的代表。
  黑格爾強調人具有精神的本質,這種精神本質是一種超個人的世界性與價值性。因此精神是客觀的存在,例如在精神...
敬業精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敬守職事並認真負責的精神。如:「他風雨無阻,勤奮工作的敬業精神,深獲上司賞識。」
精神的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希臘文agape(愛)所指的是包括了精神上的愛(spiritual love)、兄弟似的愛(brother1y love)或是憐憫(compassion)與慈善(charity);也指一種「無私的愛」(selfless love),是人類之愛中的最高的一種形式。
  此字作為「無私的愛」,源於早期基督徒間常聯合舉行「愛宴」(love feast)以分享愛的意義,因此與柏拉圖(Plato, 427~347 B.C.)及亞里斯多德(Aristotle, 384~322 B.C.)等的用法有了分別。在希臘人的用法中,agape指精神之愛,與性欲之愛eros及友誼之愛philia的意義均...
雷鋒精神(大陸地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雷鋒精神是大陸地區在一九六○年以後所宣傳的一種社會道德標準,強調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無私的奉獻精神,在每一次政治運動中都被凸顯為模範典型。
  雷鋒(1940~1962)是中國共產黨員、中國人民解放軍士兵,擔任汽車班長的職務。他勤奮工作,刻苦學習,熱忱助人,曾在日記中寫道「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的事業中去」,也要求自己有踏實苦幹的「螺絲釘」精神。雷鋒入伍三年,曾因救火災、抗洪搶險,多次立功受獎。一九六二年在一次出任務時,因意外而殉職,時年二十二歲。
  雷鋒的事蹟經由報紙報導,毛澤東等人認為很值得學習,乃於一九六三年掀起學習雷鋒運動,並發行〔雷鋒日記〕,...
精神文明建設(大陸地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精神文明建設亦稱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在大陸地區,精神文明建設包括思想道德建設和教育科學文化建設兩個方面,滲透在整個物質文明建設之中,體現在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
  思想道德建設主要指以馬克斯主義、毛澤東思想為指導,用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把中國建設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共同理想、動員和團結全國各族人民;以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社會主義的國民公德教育人民,樹立新的道德風尚,從社會生活的各方面抵制腐朽思想道德的影響;加強對人民的民主、法制、紀律的教育,增強公民意識,懂得公民的權利與義務,懂得與自己工作、生活直接有關的法律與紀律,養成遵紀守法的良...
民族精神教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培育民族意識,陶鑄民族道德,鍛練民族體魄為目的的教育。
精神分析的美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精神分析的美學是以潛意識的升華作用來解釋藝術創造的原因。精神分析學派的開山始祖佛洛依德(Sigmund Freud,1856~1939),在一九三○年所發表的〔文明及其不滿〕(Civilization and Its Discontents) 一書中主張:人類在文明生活中有許多的痛苦、失望、挫折、煎熬。藝術家不同於凡人,在於他可以藉著幻想來放縱情欲,將受現實壓抑的原始本能衝動,昇華成為社會所容許的藝術創造活動。藝術家通常都有明顯的內向性格,如果他不能將內心的不滿轉移成為藝術創作,他就會變成精神病患。因此佛洛依德說:詩人也是一個白日夢者。
  佛洛依德有關美學的論文包括:〔詩人與白...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