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0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31.271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黃粱一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榮華富貴如夢一般,短促而虛幻。亦比喻欲望落空。參見「黃粱夢」條。元.范康《竹葉舟》第一折:「因應舉不第,道經邯鄲,得遇正陽子師父,點化黃粱一夢,遂成仙道。」
屢試不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爽,差錯。屢試不爽指經過多次試驗都沒有差錯。[例]這個方法十分有效,屢試不爽。
雪泥鴻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和子由澠池懷舊〉詩是蘇軾給他弟弟蘇轍的一首詩。蘇軾回憶當年與弟弟曾到過澠池,借宿在一所寺廟內,他們曾在寺廟的牆壁上題詩,但如今廟裡的老和尚已經過世,題詩的牆壁也許也崩壞了。蘇軾在詩中寫著:人生的遭遇,就像飛雁踏過雪地留下的爪印一樣,是那麼偶然,鴻雁飛走後,沒有人知道牠的去向。蘇軾感慨自己一生漂泊,仕途不順,境遇就像鴻雁偶然在雪泥留下爪印一樣地飄忽不定,不由得感慨萬千。後來「雪泥鴻爪」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比喻往事所遺留的痕跡。
槁木死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體寂靜有如枯木,精神渙散猶如冷灰。形容人意志消沉,毫無生氣。語本《莊子.齊物論》。[例]經過一連串的挫折打擊,他整個人猶如槁木死灰,喪失了鬥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魚類。《老子》第六○章:「治大國若烹小鮮。」宋.張元幹〈水調歌頭.平日幾經過〉詞:「調鼎他年事,妙手看烹鮮。」
注音符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料。 注音符號的內容現行的注音符號有37個符號與四個聲調。 聲符聲音是阻擋氣流的作用,當賦臟呼出的氣經過喉頭和口腔時,受到發音器官某些部位阻礙所造成的聲音,叫做聲。代表聲的符號,稱為聲符。依發音部位分類:1.雙脣音:ㄅ、ㄆ、ㄇ2.脣齒音:ㄈ3.舌尖音:ㄉ、ㄊ、ㄋ、ㄌ4.舌根音:ㄍ、ㄎ、ㄏ5.舌面音:ㄐ、ㄑ、ㄒ6.舌尖後音:ㄓ、ㄔ、ㄕ、ㄖ7.舌尖前音:ㄗ、ㄘ、ㄙ 韻符韻母發音時,氣流從喉頭出來,使聲帶發出聲音,不受鼻腔共鳴阻礙,指受唇舌的調節而形成的音,叫做韻母。代表韻母的符號,稱為韻符。(註二)國音的韻符共有十六個加上一...
強弩之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對議和,主張用兵。而當時朝中另一大臣韓安國卻贊成議和,他認為漢朝軍隊若要討伐匈奴,必須長途跋涉,一旦經過長距離的遠征,無論是多麼威武勇猛的軍隊,必定已是人困馬乏。就像是從強弩射出的箭,一旦到射程盡頭就毫無力道,連極為細薄的絹絲都無法穿透;也像是強勁的風勢到結尾時,連一根羽毛都無法吹動。若以如此軍力去對抗以逸待勞的匈奴,沒有任何勝算。朝中其他大臣聽了韓安國的一番論述,都紛紛附和,於是漢武帝便與匈奴結下了友好之盟。後來「強弩之末」這句成語,就從《史記》文中「彊弩之極,矢不能穿魯縞」演變而出,用來比喻原本強大的力量已經衰竭,不能再發揮效用。
絡繹不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絡繹不絕」或作「駱驛不絕」、「絡驛不絕」,連續不斷的意思。在《後漢書.卷三一.郭杜孔張廉王蘇羊賈陸列傳.郭伋》中提到一段故事:郭伋是西漢末到東漢初期的人,東漢光武帝中興後,他被任命為漁陽太守。漁陽一地經過西漢末期的變動,盜賊充斥。郭伋上任後,信賞必罰,懲奸除惡,盜賊便從此消散,地方逐漸歸於平靜。後來匈奴又不斷地擾亂漁陽邊境,郭伋整軍待戰,以致於匈奴不敢來犯,使人民得以安居樂業。由於他在此地的政績極佳,潁川地區出現盜賊時,光武帝又將他派去做太守。郭伋到了潁川,招降山賊數百人,不將他們治罪,讓他們回鄉務農。所以除了潁川地區的盜賊外,其他地區的盜賊聽說郭伋的德政,都紛紛前來歸降。《後漢書》此處原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經歷、經過。南朝梁.蕭統〈文選序〉:「時更七代,數逾千祀。」唐.柳宗元〈睢陽廟碑〉:「浩浩烈士,不聞濟師。兵食殲焉,守逾三時。」
螳臂當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 怒其臂:奮力舉起雙臂。怒,奮力。 (4) 當:音ㄉㄤ,置於……當中。 (5) 車轍:車輛經過所留下的痕跡,此指車輛所行經的道路。 (6) 伐:誇功。 (7) 而:你。 (8) 幾:接近。〔參考資料〕 《韓詩外傳.卷八》齊莊公出獵,有螳蜋舉足將搏其輪。問其御曰:「此何蟲也?」御曰:「此是螳蜋也。其為蟲知進而不知退,不量力而輕就敵。」莊公曰:「以為人,必為天下勇士矣。」於是迴車避之,而勇士歸之。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