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如夢似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像是作夢幻想般。比喻極不真實的。如:「置身於雲霧繚繞的山顛之上,如夢似幻的景緻,恍如仙境一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間雜、置身。漢.許慎《說文解字.敘》:「分別部居,不相雜廁也。」如:「廁身其中」、「廁身文壇」。漢.司馬遷〈報任少卿書〉:「嚮者,僕常廁下大夫之列,陪外廷末議。」
十里洋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滿清末年,上海租界中有一條長約十里、東西走向的大街,因洋人聚集、洋行與洋貨充斥,上海人稱為「十里洋場」。後亦用為上海的代稱或比喻熱鬧繁華的地區,但頗含貶義。[例]置身繁華熱鬧的十里洋場,令人眼花撩亂。
人情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與人之間溫暖的感情。[例]鄉間的人情味濃厚,置身其中,常有賓至如歸的感覺。
遼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遼遠廣闊。[例]置身在遼闊的大草原上,不禁感覺到自己的渺小。
縷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接連不絕的樣子。[例]靜坐在山腰的涼亭,只見縷縷山嵐飄過眼前,讓人有置身仙境之感。
冷眼旁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冷漠不關心,置身事外。如:「那位騎士被車子撞倒在地,我們怎能冷眼旁觀,置之不理呢?」
隔離作用(Isolation)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死亡等等。理性作用則是屬於隔離作用的一種類型。在某情境下,個體常過度以抽象想法進行擴大解釋,並將自己置身遠處,避免讓捲入焦慮的情緒中,例如將自我情緒與想法進行切割,避免公開表明自己的期望,在情感上採用溫和表達方式,避開不被接受的情緒,而將想法放在明智的(例如隔離、合理化、鬆解、補償等)方面。在臨床上,當事人陳述自己遭到迫害或虐待時,看不出任何痛苦神情,表現出事不關己的冷靜,即是把痛苦的感覺從意識層面中加以區隔,使對其事物失去感覺,是典型之隔離作用。隔離作用雖可避免痛苦的再次發生,但可能會妨礙個人主動、積極的參與。 參考文...
羊入虎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羊落入老虎口裡。比喻置身於危險的境地,必死無疑。如:「明知對方不懷好意,還一個人去赴約,豈不是羊入虎口?」
眼不見為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心中不以為然,但又無能為力,只好任憑發展,置身事外,以求清淨。如:「任憑你們怎麼說,我眼不見為淨,心裡自然快活。」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