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28.135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眼不見為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心中不以為然,但又無能為力,只好任憑發展,置身事外,以求清淨。如:「任憑你們怎麼說,我眼不見為淨,心裡自然快活。」
甲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鎧甲和頭盔。古代軍士作戰時穿戴護身的軍服。[例]望著博物館展示的件件甲冑,彷彿穿越時空,置身數千年前的古戰場。
不聞不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置身事外,漠不關心。《兒女英雄傳.緣起首回》:「除了選色徵歌之外,一概付之不聞不問。」也作「不問不聞」。
入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置身於紅塵俗世之中。清.全祖望〈梅花嶺記〉:「不知忠義者,聖賢家法,其氣浩然,長留天地之間,何必出世入世之面目?」《紅樓夢》第一回:「想這一干人入世,其情痴色鬼賢愚不肖者,悉與前人傳述不同矣。」
陷之死地而後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本《孫子.九地》:「投之亡地然後存,陷之死地然後生。」形容置身於無退路的境地,勢必能拚死向前,求得生存。《史記.卷九二.淮陰侯傳》:「兵法不曰:『陷之死地而後生,置之亡地而後存?』」也作「置之死地而後生」。
遺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預先處置身後事務或財產的文書,單獨表示意思的行為,至死後方發生效力者,稱為「遺囑」。
宛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彷彿。[例]家庭劇院所營造出來的音響效果,令人有宛然置身電影院之感。
晨鐘暮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暮鼓晨鐘」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暮鼓」和「晨鐘」是指佛寺中早晚報時的鐘鼓,因為是佛寺所用,而且是一早一晚,所以被認為「暮鼓晨鐘」具有警世的意味。這句成語當來自於生活經驗,較早的文獻如唐代李咸用的〈山中〉詩,使用了「朝鐘暮鼓」。這首詩表達了他居住在山中的心境。置身於京城的榮辱之外,只有秋山和屋簷相伴,佛寺中早晨的鐘聲和傍晚的鼓聲都無法傳到耳中,只看得到明月和孤雲高掛天空。世間的事物既分歧又複雜,還不如像那河邊的人們,平淡的過一生。詩中充分表達出遠離塵囂、淡泊名利的心意,也正反映了他在仕途上的不如意。後來「暮鼓晨鐘」這句成語除用來指佛寺中早晚報時的鐘鼓外,也用來指一日的時光,亦用來比...
榮辱與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共同分享榮耀,承擔恥辱。如:「國民與國家是榮辱與共,不可能國家受辱而個人可以置身事外。」
劉禹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才氣與名望的同時也為其不幸的命運而感嘆,因劉禹錫的兩度被貶一共是23年(“巴山楚水淒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劉禹錫針對白居易贈詩中“舉眼風光長寂寞,滿朝官職獨蹉跎”兩句,以“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酬答,勸慰白居易不必為自己的寂寞、蹉跎而憂傷。沉舟側畔,有千帆競發;病樹前頭,正萬木皆春。他的領悟也深深影響了白居易晚年的生活。 生平志劉禹錫回朝任東都尚書省主客郎中,他一到長安,就寫了《再遊玄都觀絕句》,表現了屢遭打擊而始終不屈的意志,隨後任集賢學士、禮部郎中及蘇、汝、同三州刺史。他關心百姓疾苦,以大濟天下蒼生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