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3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災禍。如:「咎由自取」。《書經.大禹謨》:「民棄不保,天降之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極、甚。如:「絕妙好辭」。《史記.卷六六.伍子胥傳》:「秦女絕美,王可自取,而更為太子取婦。」
師心自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也,固若是芒1>乎?其我獨芒,而人亦有不芒者乎?夫隨其成心2>而師3>之,誰獨且無師乎?奚必知代而心自取者有之?愚者與有焉。未成乎心而有是非,是今日適越4>而昔至也。是以無有為有。無有為有,雖有神禹,且不能知,吾獨且奈何哉! 〔注解〕 (1) 芒:通「茫」,不了解、一無所知。 (2) 成心:成見,即對人事存有主觀之見。 (3) 師:效法、採用。 (4) 越:意當指「越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罪過。《左傳.文公四年》:「君辱貺之,其敢干大禮以自取戾。」晉.杜預.注:「戾,罪也。」
安步當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戰國策.齊策四》宣王曰:「嗟乎!君子焉可侮哉,寡人自取病耳!及今聞君子之言,乃今聞細人之行,願請受為弟子。且顏先生與寡人游,食必太牢,出必乘車,妻子衣服麗都。」顏斶辭去曰:「夫玉生於山,制則破焉,非弗寶貴矣,然夫璞不完。士生乎鄙野,推選則祿焉,非不得尊遂也,然而形神不全。斶1>願得歸,晚食以當肉2>,安步以當車,無罪以當貴,清靜貞正3>以自虞4>。制言者王也,盡忠直言者斶也。言要道已備矣,願得賜歸,安行而反臣之邑屋。」則再拜而辭去也。 〔注解〕 (1) 斶:音ㄔㄨˋ。顏斶,戰國時齊國處士,生卒年不詳。性恬淡,不好富貴,齊宣王欲寵之,斶拒而不受。 (2) 晚食以當肉:沒有肉吃,就把吃飯時間...
急流勇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3.《蕩寇志》第六○回:「原來召忻自隨從希真收復新泰之後,召忻因記起那年山陰道上仙聖的指示,曾教他功成之後,急流勇退,切不可乘興直前,自取沉溺之禍。」
多行不義必自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壞事做多了,必定會自取滅亡。《左傳.隱公元年》:「多行不義必自斃,子姑待之。」
以卵擊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1.出處2 2.語譯3 3.故事內容4 4.相似、相反詞4.1 相似詞4.2 相反詞5 5.例句 1.出處 《墨子》貴義:「以其言非吾言者,是猶以卵投石也。」 2.語譯 用蛋去碰石頭。比喻不自量力,自取滅亡。 3.故事內容 <<無>> 4.相似、相反詞 相似詞 自不量力、蚍蜉撼樹、螳臂擋車 相反詞 勢均力敵、平分秋色、以水滅火 5.例句 若敵人膽敢侵略我們,那將是以卵擊石,自取滅亡罷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因為。表示原因。如:「由於」、「咎由自取」。《書經.秦誓》:「邦之杌隉,曰由一人。」
飛蛾撲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自尋死路、自取滅亡。元.楊顯之《瀟湘雨》第二折:「他走了我一向尋他不著,他今日自來投到,豈不是飛蛾撲火,自討死吃的。」也作「飛蛾赴火」。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