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1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07.394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心安理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心安理得」這句成語說明做事的時候,如果覺得心中坦然無所愧咎,所做所為就一定可以獲得合理的說解。「心安」是「理得」的前提,心要不安,理就難得。在《論語.陽貨》篇記載了一段孔子學生宰我來向孔子請教「三年之喪」的問題。宰我認為因父母之喪,當子女的要守三年的孝,都不能為禮作樂,禮樂豈不是會因此而失傳?所以他覺得守一年喪應該就夠了。孔子就反問他:父母喪不到三年,當子女的就吃好的,穿好的,心會安嗎?宰我說:「安!」孔子就說:「你要能感到心安,你就去做吧!」孔子認為處事的時候,只要心裡不會覺得不安,就一定可以說解,宰我既然可以覺得心安,當然一定有他的道理存在。一般人都是受到父母三年的褓抱提攜,所以為父母守...
映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好相反的語詞描繪的修辭技巧。如:1.羅家倫<運動家風度>:「有運動家風度的人,寧可有光明的失敗,絕不要不榮譽的成功。」2. 鄭愁予<錯誤>:「我達達的馬蹄是美麗的錯誤。」 對襯對襯,是指在語文中,對兩種不同的人、事、物,從兩個不同的觀點加以描述,形成強烈對比的修辭技巧。如:1. 陳之藩<謝天>:「創業的人都會自然而然的想到上天;而敗家的人卻無時不想到自己。」2. 唐‧曹松<已亥歲感事>:「憑君莫話封侯事,一將功成萬骨枯。」 雙襯雙襯,是指在語文中,對於同一個人或同一件事物,從兩個不同的觀點加以描述的修辭技巧。如:1.張曉...
激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McClelland, 1961, 1975)主張人有三大需求,需求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追求方向,因此需要不同的激勵誘因。三大需求如下:成就需求權力需求親和需求 目標設定理論(Goal-Setting Theory)提出者:洛克(Edwin Locke) 激勵的過程理論(process) 公平理論/公道理論/平等理論(Equity Theory)提出者:亞當斯(Adams, 1965)公平理論認為,公平是激勵的主要影響機制,而公平又是靠比較得來的感受,其牽涉層面如下:投入(inputs)成果/報酬(outcomes)比較人/...
瞻前顧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兼顧前後。比喻做事謹慎周密。《漢書.卷一○○.敘傳下》:「放誕之徒,緣間而起,瞻前顧後,正其終始。」《紅樓夢》第三七回:「既開社,便要作東。雖然是個頑意兒,也要瞻前顧後,又要自己便宜,又要不得罪了人,然後方大家有趣。」也作「顧後瞻前」。
東山再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近義:死灰復燃,捲土重來,重整旗鼓反義:息影園林,一蹶不振辨似: 「東山再起」及「捲土重來」都有失敗後再度出發的意思。 「東山再起」側重於重新崛起;「捲土重來」側重於重新整頓再來。 東山再起 捲土重來 辨似例句 ○ ㄨ 一個人只要不甘心失敗,總會有~的時候。 ㄨ ○ 雖然歷經失敗,但他每次都能重新振作,捲土重來,最後終於成功了。
慷慨解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囊,錢袋。慷慨解囊指毫不吝嗇的給別人經濟援助。如:「要不是仁兄的慷慨解囊,我們早就破產了。」
字裡行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字句、筆墨之間。語本南朝梁.簡文帝〈答新渝侯和詩書〉:「垂示三首,風雲吐於行閒,珠玉生於字裡。」亦指文章所流露出的思想感情。《官場維新記》第二回:「老弟上的條陳,第一要不拘成格,字裡行間,略帶些古文氣息,方能中肯。」
寧缺勿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寧可沒有,也不要不顧品質,只求數量。《歧路燈》第五回:「喜詔上保舉賢良一事,是咱學校中事。即令寧缺勿濫,這開封是一省首府,祥符是開封首縣,卻是斷缺不得的。」也作「寧缺毋濫」。
脫胎換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脫胎換骨」。見「脫胎換骨」條。 01.宋.陳善《捫蝨新話.上集.卷二.文章有奪胎換骨法》:「文章雖要不蹈襲古人一言一句,然古人自有奪胎換骨等法,所謂靈丹一粒,點鐵成金也。」 02.清.張泰來《江西詩社宗派圖錄.呂本中》:「以是知詩有活法,不知研求,徒講究奪胎換骨者,末矣。」 參考詞語︰換骨脫胎注音︰ㄏㄨㄢˋ ㄍㄨˇ ㄊㄨㄛ ㄊㄞ漢語拼音︰huàn gǔ tuō tāi釋義︰即「脫胎換骨」。見「脫胎換骨」條。 01.金.侯善淵〈楊柳枝.丱歲飄蓬住遠山〉詞:「換骨脫胎歸舊路,返童顏。步虛昇入古仙壇。泛雲鸞。」 參考詞語︰抽胎換骨注音︰ㄔㄡ ㄊㄞ ㄏㄨㄢˋ ㄍㄨˇ漢語拼音︰chōu tāi h...
猶豫不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近義:狐疑不決,遲疑不決,優柔寡斷,舉棋不定反義:快刀斬亂麻,斬釘截鐵,當機立斷,毅然決然辨似: 「猶豫不決」及「優柔寡斷」都有三心二意,拿不定主意的意思。 「猶豫不決」用在對於發生的問題難以決定,一般是就具體事件來說;「優柔寡斷」用於指稱一個人在遇事時缺乏決斷力,是就性格上來說。 猶豫不決 優柔寡斷 辨似例句 ○ ㄨ 到底要不要答應對方的要求?他~地在屋子裡踱來踱去。 ㄨ ○ 這孩子就是如此~,什麼事情都得別人幫他拿主意。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