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6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5.治理、掌理。如:「執政」。《詩經.風.七月》:「嗟我農夫,我稼既同,上入執宮功。」《史記.卷四七.孔子世家》:「季氏亦僭於公室,陪臣執國政,是以魯自大夫以下皆僭離於正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美好的。如:「嘉名」、「嘉賓」。《詩經.風.東山》:「其新孔嘉,其舊如之何?」唐.柳宗元〈永州韋使君新堂記〉:「茂樹惡木,嘉葩毒卉,亂雜而爭植。」
狼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一說狽為「跋」的訛字。狼跋指老狼前進則踩到自己下巴垂下的肉,後退則絆到自己的尾巴而跌倒。見《詩經.風.狼跋》。比喻情勢窘迫,進退兩難。晉.李密〈陳情表〉:「臣之進退,實為狼狽。」比喻身心困頓疲乏。如:「狼狽逃走」。明.高明《汲古閣本琵琶記》第二三齣:「奴家自從婆婆死後,萬千狼狽,誰知公公病又將危。」《儒林外史》第三四回:「朝廷大典,李大人耑要借光,不想先生病得狼狽至此。不知幾時可以勉強就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表示感嘆的語氣。相當於「啊」。《詩經.風.鴟鴞》:「恩斯勤斯,鬻子之閔斯。」
3.是。用於倒裝,表示賓語前置。《詩經.風.七月》:「朋酒斯饗,曰殺羔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時間、空間的距離大。與「近」相對。如:「遙遠」、「邊遠」、「長遠」。《詩經.風.七月》:「取彼斧斨,以伐遠揚。」《警世通言.卷一一.蘇知縣羅衫再合》:「因船是年遠的,又帶貨太重,發起漏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果真。《詩經.大雅.公劉》:「度其夕陽,居允荒。」漢.揚雄《法言.問道》:「允治天下,不待禮文與五教,則吾以黃帝堯舜為疣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相助、佐助。《詩經.風.七月》:「為此春酒,以介眉壽。」《宋史.卷一三二.樂志七》:「嚴配皇靈,億神來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古代行軍時,兵士橫銜於口中,以防止言語的箸。如:「銜枚疾走」。《詩經.風.東山》:「制彼裳衣,勿士行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束而採之。《詩經.風.七月》:「蠶月條桑,取彼斧斨,以伐遠揚,猗彼女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用來連結平列的詞意,表示同時存在。如:「做得又快又好。」、「他又唱又跳。」《詩經.風.破斧》:「既破我斧,又缺我斨。」南朝齊.陸厥〈與沈約書〉:「辭既美矣,理又善焉。」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